MSCI迎最大单次扩容:2200亿巨资蠢蠢欲动.如何跟上年内最后一班车

2019-11-08   斗牛财经

明晟(MSCI)11月份半年度指数评估结果在11月8日6时公布,本次扩容将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20%,该变动将于11月26日收盘后实施,27日生效。这是MSCI年内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也是单次扩容资金规模最大一次。

实际上,在本次扩容之前,“聪明钱”北上资金就已持续跑步入场抢筹,提前在家电、食品饮料、银行、医药和电子等行业布局。不过多家机构认为,本轮扩容带来的增量外资对市场情绪提振有限,考虑到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回归中性,风险偏好仍缺乏大幅提升动力,预计结构性行情仍是年底的主基调。

本次扩容将带来2200亿元增量资金

多家机构经测算普遍认为,此次扩容有望为A股带来约2200亿元增量资金,其中约20%跟踪资金为被动型资金,80%为主动型资金。

不同于此前的两次扩容,本次扩容在提升大盘A股因子的同时,还将首次纳入约170只中盘股,并将其纳入因子一次性提升至20%。在本轮扩容后,国盛证券初步估算大盘股与中盘股对应增量资金规模比例大约为3:2。具体来看,大盘股与中盘股获得增量资金规模分别约为1320亿人民币、880亿人民币。

从行业分布来看,纳入MSCI的大盘股和纳入MSCI的中盘股行业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大盘股中占比最高四个行业依次为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比例分别为17.7%、14.3%、12%和6.6%。纳入中盘股的行业分布中占比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化工、食品饮料,比例分别为14.6%、8.8%、8.5%、8.4%和6.4%。

“聪明钱”早已提前布局

随着MSCI进一步扩容,北上资金近日净买入A股的规模明显增大。

数据显示,北上资金已连续7个交易日净买入,11月1日净买入金额高达74.50亿元。另外,本周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规模达到230.02亿元,刷新接近两个月的单周净买入新高。

实际上,从今年6月份开始,北上资金净买入整体加速,至今年10月,已连续5个月呈现净买入,6月以来的累计净买入金额已高达1,719.96亿元。

从最近一个月的情况看,10月以来670只个股陆股通持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出现提升,占到了陆股通标的总数的约53%。

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个股陆股通持股比例提升较多。

具体个股上,大参林、海兴电力、韦尔股份、旭升股份、索菲亚、森特股份、华帝股份等陆股通持股比例提升较多。如9月底大参林陆股通持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4.87%,10月底提升至8.95%,增加4.08个百分点。

国际大投行坚挺看多中国资产

除了资金面上,外资持续流入,在消息面也是有配合的。这两天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喜讯:11月5、6日,高盛2019中国投资论坛年会在深圳举办,高盛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维持“超配”A股的观点;沪深300指数年内基于基本面的目标是4200点;乐观假设在投资者对风险没有畏惧的情况下,沪深300指数有望挑战5000点。

高盛做出中国股市上述判断的三大理由是:

1)四季度中国经济将企稳,A股利润增速将达到10%;

2)A股和H股的估值略低于历史估值;

3)11月MSCI扩容,A股预计将吸引4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

截至11月7日,沪深300的收盘点位是3980点附近。如果高盛的判断成立,那就意味着沪深300指数的年内至少还有220点,也就是5.5%以上的涨幅,而最大涨幅将超过1000点即20%以上。

两类个股最受益

外资纷纷抄底A股提前布局,我们如何跟上外资的步伐,赚取年内最后一波收益?

联讯证券认为,对于MSCI扩容行情的把握,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MSCI纳入权重较大的板块将获得更大规模的增量资金,银行、非银、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板块将优先受益。

其二,北上资金抢筹的低估绩优白马板块可重点关注。近期北上资金调仓换股比较明显,资金主要流向以家电为代表的低估绩优白马板块。

招商证券表示,从陆股通持的板块分布来看,主板市值占比继续下降,中小创占比均继续提升。至10月末,北向资金主板持股市值占比81.10%,较前期下降0.68%;中小企业板占比12.54%,较9月末提升0.42%;创业板占比6.37%,较9月末提升0.26%。

大类行业的配置方面,陆股通持仓情况:10月医疗保健、消费服务和金融地产占比有不同幅度提升,中游制造、TMT、资源品和公用事业占比有不同幅度下降。

都说北上资金是聪明钱,聪明的投资者,你能更上他们的步伐吗?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所提板块、个股均只作为逻辑分析与技术交流之用,不作为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