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皇帝年号命名的艺术品——景泰蓝

2022-08-23     天意文化

原标题:以皇帝年号命名的艺术品——景泰蓝

景泰蓝,起源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因当时釉料颜色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之所以被命名为“景泰蓝”,那是因为在明朝景泰皇帝时期工艺达到成熟,并深得皇帝喜爱。因此,它也是中国万千非遗艺术品中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作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景泰蓝在700年的发展史上,位列“四大名旦”和“燕京八绝”工艺之一。

景泰蓝其实一开始不叫景泰蓝,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铜胎掐丝珐琅”,简称“珐蓝”,也可以叫“嵌珐蓝”。顾名思义制作时先用紫铜作胎,制成造型,再用铜丝掐成各种花纹,中间填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

本文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景泰蓝的发展历史,直观感受有着当今第一国礼美誉的这项非遗绝技。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永森作品《鹤龟鼎》

01 起源——元代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人说是从唐朝开始就有,但是大部分人倾向于元代时期。忽必烈西征,从西亚、阿拉伯带回来大批的能工巧匠,专门用于为贵族制作高奢美丽的豪华版日用品。这种日用品就是最初的景泰蓝,只是那时候还是叫做“铜胎掐丝珐琅”。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永森作品《十二生肖大吉熏》

02 实物多样——明朝宣德年间

元代灭亡后,这一工艺流向了民间。在明宣德年间,实物逐渐多了起来,并且工艺的风格也逐渐成熟,技艺已经达到了精湛的地步。此时的景泰蓝,品种丰富,大多以圆器型为主,包括:瓶、盘、碗、炉,后期还出现了鼎一类的品种。颜色多半以蓝绿为主,有天空蓝釉,浅绿釉,还有血红釉,花样繁复,华丽多姿,精致优美。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永森作品《神鹿瓶鞍》

03 突破形制颜色——明朝景泰年间

景泰年间,景泰蓝的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品种上面也日趋实用化,不仅形状多了方形,而且还出现了花盆、灯、壶等多种形状,瓷器上的题材也丰富了起来,不仅有代表祥瑞的图案,还有佛家文化和道教知识,颜色上也出现了葡萄紫釉和玫瑰色釉,纯净光亮,特别漂亮。这一时期是景泰蓝工艺的鼎盛时期,后世难以超越。

04 宫廷标准定制——康熙年间

在康熙十九年,开设了专门制作景泰蓝的机构——珐琅作,这是历史上推动景泰蓝发展的一个重大的事件。此时的景泰蓝工釉料多以进口为主,后期因为成本问题,我国开始自制。颜色多了以后,这一工艺也暴露出了填色不纯的缺点,但是在以蓝色为基底,填充其他颜色的这一研究上,也收获过非常丰富多彩的品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永森作品《三鹤炉》

05 新的时尚——乾隆年间

这一时期的景泰蓝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此时的釉色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已经出现了不同特点的黄色。并且在瓷器上的颜色搭配上面,也有了更大胆的实验。通过不同釉色的搭配,出现了多款独特靓丽的珍品,这一时期的景泰蓝有着非常明显的乾隆年间风格。

06 素养品格提升——新中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景泰蓝制作人员对景泰蓝的制作技术和造型工艺进行了针对性的保护和提升,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许多造型精美、制作工艺精湛的景泰蓝工艺品被选为国礼,受到了各个国家的好评。1998年,莫斯科建市850周年,北京市政府送给莫斯科市的礼物就是一对景泰蓝大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永森作品《鼎盛中国》

07 第一国礼重器——辉煌新时代

在新时代里,景泰蓝工艺不断朝着工艺品和实用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更是多次作为国元首馈赠赠予外国首脑和联合国总部。从“新中国第一份国礼”《歌颂和平圆盘》到中国政府赠与世界经济论坛的国礼《四面方尊》;从国家领导人亲自解读的联合国国礼《盛世欢歌》,到《和平欢歌》作为国礼赠予大阅兵观礼的30国元首等,精彩呈现了新中国以来景泰蓝艺术的最高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力量,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国邦交的国礼重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24f112dc31d60982e695b4383e07f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