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哪个人对孩子影响最大,毋庸置疑,这个人就是妈妈。从10月怀胎开始,孩子就跟妈妈紧紧的连在一起。孩子出生之后,往往也是妈妈带着最多,所以妈妈的性格和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好的影响,如果妈妈是下面这种性格,孩子的未来可能会过得不幸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芳芳是个90后女孩,长得漂亮,能力也强,很受周围人的喜欢,但她身边的朋友却知道,芳芳过得并不幸福。因为她来自一个离异家庭,父母在她小学那年分开了,她跟着妈妈一起过。
她经常私下里说:很可笑,明明小时候是爸爸先离开妈妈的,但我还是喜欢爸爸多一些,跟妈妈相处时总感觉很压抑。
为什么呢? 芳芳接着说:从我懂事起,妈妈就一直在我耳边唠叨:“你将来一定好好学习,能够出人头地,这样才不枉费妈妈的一片苦心,妈妈养你这么多年很不容易……”后来我爸爸离开了,我妈妈更是变本加厉,老是说爸爸背叛了我们,你一定要争口气,让妈妈以后能出口气。
芳芳苦笑着说:你知道吗?我感觉我不是为了自己活着,是为了妈妈活着,这种环境太压抑人了。但很可笑,我自己也变成这样一个人,每次谈恋爱,我只要付出了一点,就会要求对方付出更多。
像芳芳妈妈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总在孩子面前提起自己很辛苦,很不容易,以此来约束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如果不听自己的话,不按自己的安排去做,就是不孝顺,辜负了妈妈的辛苦付出。
如果妈妈是这种性格,孩子会活得很辛苦、很压抑。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孩子的压力很大,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会产生罪恶感,认为自己不孝顺。
大学同学林菱,毕业工作后非常爱买衣服,有的衣服穿过一次就不要了,林菱说这就是小时候留下的心理阴影。妈妈总是唠叨“挣钱不容易,不能乱花钱”,那个时候遇到自己喜欢的衣服,从来不敢和妈妈要钱。因为如果吵着要钱买新衣服,就说明自己不懂事,不体谅妈妈的辛苦。所以等到自己工作了,能自己赚钱了,就会拼命买衣服来弥补曾经的遗憾。
都说妈妈十月怀胎,把孩子抚养长大,付出了太多,但是这些付出根本目的是为了孩子能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拿这些付出来作为交换,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附属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活。如果这样,妈妈付出那么多辛苦和努力又有多少意义呢?
各位读者,你们身边有没有这种妈妈呢?
欢迎留言、评论和转发!我是长脖子妈咪,家有两宝,热爱教育,请随时交流,多多关注!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txva3EBiuFnsJQVGY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