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许多家庭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抽不开身,或者生了二胎顾不过来,所以双方的老人也来帮助。
但是有一种现象:现在往往是姥姥带孩子。
一些网友对此现象发表了评论:
这种理由称得上惊世核俗了,但点赞人数竟然还不少,可见也有一定市场。
但是笔者结合身边的几个真实故事,其实姥姥带孩子现象流行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一、爸爸带娃少。
故事1:张姐去年怀了二胎,家庭压力一下子大增。
她原本当全职妈妈专门带已经4岁的大宝,但突然间有了二宝,所以一下子手忙脚乱了。
老公忙于工作,喜欢外出应酬。他每周只有几天能准时回家,用大宝的话来说:爸爸每天晚上出去工作,只有妈妈陪着我。
因此,为了能够照顾孩子,她不得不要求姥姥过来住家帮忙带娃。
——现实中,爸爸们疏于照顾孩子的现象非常普遍,家庭中基本是妈妈在带孩子。
因此,当妈妈也忙于工作或二胎来临时,就不得不请老人帮忙了。
二、姥姥心疼女儿。
故事2:邻居李阿姨在女儿生完孩子后从东北农村搬过来。
她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身体健康状况并不很乐观。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并且由于年轻时的劳动强度过大,右腿膝盖的风湿病更加严重,只要天气一变化,就疼痛得难以忍受。
但是即使如此,她仍然坚持每天帮助买菜和带孩子。
当被问到原因时,她感慨地说:“我的女儿是独生子,我也是母亲。我知道她带孩子不容易,也不忍心她太辛苦。”
——是的,妈妈的辛苦只有当过妈的人才真正理解。
许多姥姥来帮忙带孩子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根本原因是心疼女儿。
三、婆媳难相处。
故事3:同事肖晨去年结婚后怀了宝宝,原因是她的丈夫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
虽然家里有帮手,但是做家务比较容易,但是婆婆的各种生活观念与肖晨有很大的不同。
婆婆喜欢在做饭时加油加盐,不大注意个人卫生,而且家里的东西也随处乱放。
肖晨则喜欢清淡的口味,习惯将物品摆放整齐,也注意个人卫生。
因此,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彼此看不惯。每天家里都乌云密布,每个人脸上都少有笑容。
丈夫夹在中间没办法,不久之后,婆婆因身体不适而回去了,再也没有回来。
——婆媳相处问题,自古就难。
毕竟,两代人具有不同的成长和社会环境,因此在概念上必须存在许多差异。
加上丈夫夹在中间,有时处理事情把握不好尺寸,更容易发生矛盾。
因此,婆媳之间很难相处,造成了婆婆带娃现象少,而姥姥则多。
四、婆婆不帮忙。
故事4:小明家两口子都是工薪一族,工资一般,工作并不轻松。
小明前年生完孩子后,考虑让母亲来帮忙生孩子。
出乎意料的是,她的婆婆以身体不便拒绝了她。
实际上,小明知道这是一个借口。主要原因是她的婆婆想放松身心,毕竟带孙太累了。
夫妻俩每月几千元的薪水根本负担不起请保姆的费用。最后,只好请姥姥来帮忙。
——确实,现实中有些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娃。
更具体地说,一种情况是婆婆从工作单位退休,或者以前曾担任领导职务,想在晚年享清福。自然,她不愿意让带孙占用了宝贵时间。
另一种情况是:婆婆最初居住的地方与夫妻俩不同。过来带孩子后,他们发现当地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难以适应,语言不通,生活也没有小圈子,这也可能导致婆婆不愿意提供帮助。
正如评论中提到的,姥姥带娃的现象的普遍存在,是由于许多原因造成的。当然,主要原因不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网民的阴谋论。
但无论是姥姥带娃,还是婆婆帮忙带,作为父母的还是要负起育儿的主要责任,让老人家能真正的享清福。
今日话题:你认为姥姥带孩子多的原因是什么?
欢迎留言、评论和转发!我是长脖子妈咪,家有两宝,热爱教育,请随时交流,多多关注!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