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首次就道路绿化开听证会 荷塘大道景观如何改?10多位代表现场听证

2020-04-10   株洲发布

作为株洲东部的门户道路,荷塘大道是人们进出城东的主要通道。但道路两边的树木长势不佳、绿化景观缺乏美感,亟待提质升级。道路绿化如何“美颜”,原本的树木又该怎样处置?4月9日,我市举行荷塘大道提质改造工程乔木移植听证会,听取各位代表意见建议。这也是我市首次举行该类听证会。

听证会现场,代表各抒己见。(记者 易楚曈 摄)

现状:行道植物“乱糟糟”

从株洲东收费站下高速进入城区,印入眼帘的便是宽敞的荷塘大道。这条道路于2014年完成改扩建,是荷塘区“一高一快·、九横两纵”干道交通网络中的一纵。

相较于这条道路特殊的交通地位,其绿化景观的“颜值”就不那么高了。记者在现场看到,人行道上种植的樟树有不少都是“断头树”,长势不好,林下的灌木种植杂乱无章,景观层次凌乱。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金叶女贞落叶枯黄,了无生机。

“像这样绿量不足、特色不明显、景观层次凌乱等问题,依靠加强日常养护已经无法改变。”荷塘区园林绿化中心主任易旭介绍,为此,该中心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对荷塘大道实施提质改造。

株洲市风景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做出设计方案后,经市区政府部门反复审议,提质改造方案基本成型。

荷塘大道绿化现状。(通讯员 供图)

荷塘大道绿化现状。(通讯员 供图)

方案:合理搭配添色彩

根据方案,美化后的荷塘大道将以乔木为主,搭配以灌木、地被植物。采用彩叶、开花植物,常绿与落叶植物,速生与慢生植物相结合,突出植物的季相变化,禁止使用截干乔木。

“例如,栽植复羽叶栾树来增加景观季相变化。”易旭介绍,这种植物春季嫩叶多为红叶,夏季黄花满树,入秋叶色变黄,果实紫红,形似灯笼。而林下空间保留原有可控性强、耐修剪的红枫及紫薇,调整位置分段种植,增加景观层次感以及城市色彩。

那么,路上原有树木将如何处置?

“我们本着保护、合理利用国有资产的原则,对行道上600余棵樟树进行更换。”易旭介绍,树形好的200余棵将移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带,树形不好的400余棵樟树以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带中尚有利用价值的多杆杜英,将移植至明照湖公园及荷塘区义务植树基地继续培养。 树木高度将成为移植的标准之一。“5米以下则视为树形不好。”易旭解释,当初栽植下去的树基本在5米高,经过多年生长,高度没有明显变化,表明树木生长状态不佳。

听证:移植方案精细化

听证会上,来自荷塘区人大、政协、财政、审计、财评中心等多部门负责人及市民代表听取了乔木移植方案汇报,并提出意见建议。

区财评中心代表指出,移植方案要进一步细化,具体移植多少棵树,移植到公园哪个位置,花费多少,应更加精准。市执法支队市政园林大队负责人表示,在移植过程中应做好裸土的处置,避免造成扬尘污染。 易旭介绍,下周,他们还将组织园林绿化专家对工程落地实施进行专业指导,预计工程将于5月正式启动。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任远 通讯员/任晓磊

编辑/黄盼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8173385049(李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