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头部企业意识到未来成功的企业也会是科技驱动型的企业,所以纷纷招CDO,要做数字化转型。本篇文章就如何构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做一下讨论。
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分成三类:一种是传统的信息化部门,一种是数字化赋能的部门,一种是数字化驱动的部门。下面先介绍一下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驱动。
Figure1 数字化驱动的业务模式转型五部曲
如上图所示,数字化驱动的业务模式转型的五个主要步骤如下:
1) 三权: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必要资源和权力。
2) 对业务的引导和驱动。
如果数字化部门仅仅是派人支撑业务部门,那是数字化赋能。数字化部门要和各业务线(市场、销售、制造、研发、供应链和服务等)一起制定数字化战略,并且有相应的组织架构和机制,使其贯彻下去,而且要对业务条线进行督导和考核,这是数字化驱动。
3) 驱动业务模式转型设计
要驱动业务转型,就得对传统的业务模式,根据最新的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
Figure2 数字化转型的模式设计RMB-PT方法
如上图,笔者在之前文章《服务数字化转型(一):如何定位和规划服务数字化再造》中,以服务数字化转型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RMB-PT方法去规划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4) 支撑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六大类创新
为了实现业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进行六大类创新:1.业务方式创新,2.盈利模式创新,3.人员能力创新,4.组织架构创新,5.运营方式创新,6.数字化工具创新。笔者在之前文章《服务数字化转型》系列中,以服务数字化转型为例,介绍了如何进行这六大类创新。
5) 数字化转型的业务产出
为了在企业内数字化转型可以得到业务部门的支持,不断投入,不断迭代升级,我们需要在在第三步业务模式设计时,就设计数字化转型的短期引爆点和业务价值提升衡量方法。一切都要事先达成共识,一切都要可量化,一切都拿数字说话。否则就可能由于一些负面事件,致使数字化转型无疾而终。
下面笔者介绍一下如何构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自演进组织。笔者认为信息化部门分成三类:1.传统的信息化部门:是按软硬件应用的功能进行内部划分的;2.数字化赋能的数字化部门:是按前中后台对业务支撑划分的;3.驱动数字化转型的自演进组织:是按如何有效驱动业务数字化转型划分的。
(一) 传统信息化部门
Figure3 传统信息化部门示例
如上图所示,传统信息化部门是以软硬件功能可以使用为目标的,他和业务融合的较差,往往和业务部门是各说各的话,只是在一些与业务相关的信息化项目上双方有交集。
这种信息化部门在十年前是没问题的。那时候数字化技术对客户的体验和购买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大;另外由于物联网、AI、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还不普及,对制造、研发和供应链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大。但在数字化技术已深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的今天,仍沿用传统的信息化部门架构,将会在数字化时代逐渐丧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
(二) 数字化赋能的数字化部门
Figure4数字化赋能的数字化部门
目前很多头部企业的数字化部门是按前中后台建的,这样最大的优势是直接和业务部门融合,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业务部门。他与传统信息化部门主要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前台和中台团队:
(四) 驱动数字化转型的自演进组织
前面数字化赋能的数字化部门由于权力不够大、层级不够高和回报不够诱惑,所以可以赋能业务,但无法驱动业务。所以笔者建议一种可以驱动业务并自演进的组织架构。
Figure5驱动数字化转型的自演进组织
如上图所示,这种组织架构不仅仅是改变数字化部门内部的组织架构,而是要对集团层面做调整。
总结:本文介绍了数字化驱动业务模式转型的5个步骤,也介绍了传统信息化部门、数字化赋能的数字化部门和数字化驱动自演进组织的区别。着重介绍了如何在集团层面构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自演进组织,也就是只有“权力够大、层级够高、回报够诱惑”,才有可能在集团层面真正建立起驱动数字化转型的自演进组织。
笔者介绍:杨峻。曾任海尔全球服务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总负责人(主导了海尔10年来最大规模的服务再造项目 - HCC),IBM GBS 客户关系管理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中国区总负责人,新三板金融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 - 赛融信(股票代码:834466)创始人(新华保险移动总包商和民生银行营销平台SA的总设计师),CRM软件公司融博兴业创始人(负责Siebel在中国银行和保险的第一个落地案例:宁波银行和华泰证券,融博客户通曾连续多期排名连邦软件CRM类软件第一名),世界上第一个BS CRM平台产品-Siebel 7.0核心开发工程师之一。20年来,服务过上百头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系统实施,与上千家企业交流过方案,实施过上百个项目,主持过众多千万级的项目落地。曾服务客户包括海尔集团,海康威视,天士力药业,宇通汽车,科达科技,启明星辰,美的集团,上汽,新华保险,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中信信托,东方资产,华泰证券,宁波银行,国金证券,默沙东药厂,佳能中国等上百家行业领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