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裂变还能玩吗?当然可以

2020-01-04   运营黑盒

到年底了,看到大家讨论说2020裂变可能玩不动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到现在为止,我认为裂变仍是最好的增长方式之一。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裂变不起来,原因就在于大部分做不起来的这些运营人,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过去。

在这里以我稍微熟悉的知识付费来举例子:

当老板说这个月你做个裂变吧,要求新增1W个新用户,于是乎你马上就开始着手去设计裂变活动,什么任务宝,什么送资料,统统来一遍。这是典型的业务视角,只为了完成业务指标去做设计,但没思考用户真正要的是什么。

拿我作为运营来说,经常有一些做知识付费的机构为了拉新,就以500G资料资料为引,然后通过任务宝设置,让新用户关注并邀请好友扫码来领取。虽然这样简单粗暴有效果,但是带来的粉丝未必是有效用户,所以后期转化的时候仍然吃力。

在这里我稍微说下自己的定义,对我来说,关注我公众号的叫流量,添加我微信的叫用户,和我互动并产生信任的叫粉丝。

那么怎么做好裂变活动呢?除了活动设计本身,我们还需要思考用户真正要的是什么?他想解决什么问题?

500G资料是解药吗?显然不是。我们喜欢收藏资料无可厚非,收藏资料的本质是觉得自己用的上,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找到资料帮助自己解决。实际上你回想一下,里面的资料你去动过的,有没有超过十分之一?我敢说大部分都没有。

所以资料只是一个助推的东西,核心还是解决用户的问题。下面就以我做的《公众号分享裂变活动》小内测为例,试着为你解析做一个裂变的根本核心。这里我没有使用任何工具,事实证明,只要还有微信群这个功能,裂变就永远能做。

做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目的,目的一般方向比较明确,比如我的目的是拉新

而目标则更具体并且可拆解,举例子我的目标是增加500粉丝,我就需要思考以什么方式来做。

比如我裂变新粉丝到公众号上,是为了给公众号拉新,以便我后面发广告提高转化。那么新来的用户他们有什么作用,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再做思考,得出结论,新用户发朋友圈可以带来用户量的增加。

这里就引入一个词,叫裂变系数K,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值,为了方便说明,我就不做专业的介绍了,大家简单理解就行,也就是1个用户可以带来多少个新用户。由于过去没有在自己的号上做过这样的活动,所以我暂且调低期望值,假定了1个用户可以带来3个新增用户。

然后就是通过流程设计以及一些策略来解决问题,我们都有参加过扫码免费领取XXX的活动,邀请多少个好友可以获得某些东西。这个东西叫任务宝。是最常见的裂变方式之一。那如果微信不让你用了,是不是就没法做裂变了,当然不是。这里咱们直接进入正题,先上一个我设计的活动流程图。


有了整体框架之后,我们就需要思考第一批种子用户从哪里来。很多人老说0成本0资源怎么做?事实上真的做不到吗?0成本未必真的是0成本。一般我会去盘点一下我手上已有的资源有哪些,再去思考用户来了怎么走,进入的流程是否有困难,这些我都会提前规划。

在这次的公众号分享裂变活动中,由于信息量比较大,我做了拆分,将原本一节课的内容拆分成2节课,这两节课本就可以相互独立。当我说第2部分需要你发海报进行宣传,邀请好友入群你就获得了资格。只要你的内容不差,用户一般不太会拒绝。这样设计就会有新的用户加到我,活动也就完成了闭环。活动框架和形式确定之后,我们就要去制定目标,以及拆解目标了。这里我用了之前刚刚读完的一本书,我拿了OGSM模型做了尝试。

比如我定的目标是500,策略就是我的活动形式。影响策略的关键指标有哪些,以及如何拆解,怎么完成,便于大家理解,我这里用更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一次活动的要求是转化100人,你自身有1000个好友,在近期类似的活动中你转化了50人,那么这50人就是你可以参考的基准值,但是还存在缺口对吧,所以你就需要再去找另一个能转化50人的朋友来帮助你。这样就能完成任务。

在这里说明一下,如果是你自有的渠道,可以参考过往的基准值,在今后你办类似的活动中,就可以预估出活动的大致效果。如果有缺口,就去做资源拓展进行补充,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可以完成任务了。

除了上述这些,我们做运营的还需要具备运营的文科思维。我们需要思考影响用户决策的因素,一般说来就是文案和海报。对着一群对运营感兴趣的人,那么关键词通常就会含有裂变、增长、方法等元素,所以在写文案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融入这些元素了。

当你的文案包含了前面提到的元素,就比较容易打动用户。当然具体的效果需要你不断进行测试和调整。



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做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策划好了执行就完事,而是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寻找机会点进行突破,帮助你完成目标。

比如文案

比如海报

最后的执行一定要一直盯着,根据数据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还要考虑风险部分。

最后分配好团队成员,明确权责。我一般会使用项目管理表,通常包含5张表格:

1.人员分工表(明确每个人负责的模块)

2.物料表(线下的物料,或是线上的传播素材,包括文案、海报等等)

3.时间推进表(哪天做,谁来做,谁来检查,产出是什么)

4.预算表(大概要花多少钱)

5.资源盘点表(有哪些资源是自有的,哪些是外部的,是否需要拓展)

最后,希望2020你们能够从我的号上继续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