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了大鹏新区面对疫情突发的应对能力以及新区党建工作积累与治理体系的建设水平。那么,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大考中,新区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截至3月20日,大鹏新区除1月23日两名武汉游客被确诊外,已连续57天保持零感染、零输入、零确诊,被当地居民誉为“大鹏现象”。
透过这一现象,笔者注意到,疫情发生以来,大鹏新区充分利用已形成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优势,发挥辖区“1+25+X”党建服务阵地实体平台作用,推出线上线下“一揽子”防疫服务,汇聚党群同心战疫的强大力量,筑起了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
迅速构建“1+10”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成为战疫主力军
疫情突发,如何做好防控?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是关键。1月23日,大鹏新区党工委便决定成立新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设置办公室和10个专责工作组,指挥部成员单位干部全部停止休假,正常投入工作,迅速构建了“1+10”组织体系,统筹协调和指导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控措施,形成最大工作合力。
“1+10”组织体系即领导小组和协调督导、专业防控、后勤保障、医疗救治、疫情专家、治安疏导等10个专项工作组,对防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一一研究解决,实现由平时向战时状态的快速转换,将近年来构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迅速转变为疫情防控的治理效能,做到响应及时、应对高效。
组织架构建起来,如何高效运转?新区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架构建起的同时,就第一时间细化了责任清单,印发新区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各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原则、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各专责小组根据部署,制定本小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针对疫情,大鹏新区在第一时间调集力量投入到防控之中,区、街领导干部下沉一级参与防疫,社区第一书记(街道处级干部)全脱产到挂点社区牵头负责社区联防联控。2月1日,大鹏新区连夜选派91名区直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突击队,先后选派145名区直机关、787名街道机关党员干部,动员90余名“两新”党员、群众,招募2000余名志愿者,发动4779名楼栋长,全部投入网格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要向社区‘多送指引、多送物资、多送服务,少开会、少发文、少指示’。”防控期间,大鹏新区为确保防控措施落实落细,旗帜鲜明地提出“三多三少”原则,同时选派3名区领导到3个办事处驻点指挥协调疫情防控工作,并成立新区疫情防控督导组,常态化到交通卡点、社区小区、医学观察点等防疫的关键节点检查督导。
这一系列“非常之举”,为新区疫情防控各阶段工作赢得了主动。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大鹏新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1+5”体系,先后实施基层党建标准化、社区队伍整合、权责清单编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机制优化等系列改革,有效突破了基层“小马拉大车”的治理瓶颈,基层党组织更有能力成为战疫的主力军。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汇聚党群共战疫强大合力
坝光收费站西接深圳大鹏、盐田,东承惠深沿海高速,是粤东地区往来深圳市的重要出入口,也是深圳10个一类防疫检查点之一,每天经此入深车辆达6000余辆,防控责任重大。
3月15日零时,位于大鹏新区的盐坝高速坝光收费站联合防疫检查点完成使命正式撤岗,交出了战疫成绩单:设卡期间,组建1个临时党支部、4支50人的党员突击队、14支271人的青年突击队,出动检疫查控力量5085人次,完成对20余万辆车及50余万名乘客的检验检疫工作,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零输入。
面对疫情,新区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迎战”。大鹏新区大年初二即向辖区各领域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发出倡议动员令,号召支部引领,党员跟上,群众参与,全力以赴战“疫”情,做到哪里任务重,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工作;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站在第一线;哪里百姓需要,党员就在哪里工作。
“跟我走”“让我去”,这是大鹏新区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坚基最近说得最多的话。作为单位的老前辈、老党员,他心疼爱护年轻的同志,不管白天夜晚,他硬朗的身影总是最先出现在处置现场。
杨茂林是土洋社区的挂职副书记,尽管只有25岁,但她工作起来显得十分稳健。大年三十,原本买好高铁票的她,得知疫情防控形势后毅然办理了退票,返回工作岗位。更新数据、值守岗亭、排查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杨茂林不仅是“多面手”,也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大党员干部把疫情工作作为当前最艰巨的使命和最严格的考验,用“硬核”担当为居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随处可见的党徽和“红马甲”,构成了战疫一线的美丽风景线,汇聚了党群共战疫的强大合力。
党群服务中心成服务群众重要阵地25个社区防疫服务中心推出防疫服务菜单
近日,家住葵涌办事处葵新社区的王女士收到了网格员送来的一封特殊来信。这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发出的《致辖区居民共同创建“健康家园·无疫小区”的一封信》。疫情发生以来,王女士总是被一线防控人员的事迹所感动。她表示,大家都盼着能早日回归常态生活,她一定会带着全家人支持这项创建活动。
王女士所说的这项创建活动,是大鹏新区为推动早日回归常态生活,依托防疫服务中心实施的清洁家园、健康生活伴我行、拒绝野味从我做起、家庭同战疫、守护心灵等13个行动,旨在引导健康文明的城市生活新风尚。
近年来,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有力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疫情突发,党群服务中心聚集性活动全部暂停,大鹏新区围绕如何将党群服务中心快速转换为防疫服务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成为了一线防疫力量的“集结地”。
在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社区防疫服务中心开展防疫知识竞答兑换口罩、儿童抗疫主题绘画、居民防疫视频录制、“拒食野味”线上签名、阿婆教你做蛋挞等线上活动,发出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防疫的最强音。每个中心统一建立“一标识、一告示、一菜单、一海报、一台帐、一专班”“六个一”标准,打通了防疫宣传的“最后一米”。
“零聚集、零堂食、零接触”“勤通风、勤消毒”……当前,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早在2月下旬,葵涌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及时上门派发了统一制作的《‘三小’场所防疫倡议书》,辖区内不少经营者都将这份“暖心贴”放置在醒目位置。这份设计简洁的倡议书将“零”“一米”“两勤”“三不”“四禁”等关键信息用漫画加文字形式展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简洁又好用。
“有困难,找我们!”这是大鹏新区25个社区防疫服务中心《居民防疫服务项目菜单》“标配”的兜底服务项目。防疫服务菜单共四大类12项。各社区还结合实际推出心理援助线、线上“四点半”课堂、暖心“良”茶、爱心宅急送等特色服务,获得群众纷纷点赞。
龙岗融媒编辑:饶启楠
来源:龙岗融媒(记者 张译文 通讯员 袁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