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的溥仪被郭沫若邀请,溥仪却拒绝了,真实原因令人尴尬

2023-12-10   康康历史

原标题:找不到工作的溥仪被郭沫若邀请,溥仪却拒绝了,真实原因令人尴尬

文/炎心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对于溥仪来说,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电影末代皇帝就讲他的一生。溥仪三岁就继承皇位,但是对于他来说是不幸的,还没有坐热皇帝这个位子,清朝就灭亡了,这时他只有六岁,还处于懵懂的年纪,清朝就在他的手上灭亡了。由于自身还小,不懂得国仇家恨,也就没有多少事情可做。虽然清朝灭亡了,但是他还一直待在紫禁城中,继续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如果一直这样也挺好,但是由于没有多少能力,最后落得成了日本人的扶持对象,当了伪满清国的皇帝,导致他处于人民的对立面。

到了新中国,由于溥仪当了伪满清国的皇帝,可以说是一名汉奸,自然需要进行改造,让其改过自新,最后得到毛主席的特赦,溥仪才得以不用进行劳改,直接成一名公民。虽然不用劳改,但是为了生活还是需要钱财的,再也没有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了,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可是由于一直养尊处优,就没有一点才能,别人咋可能招揽他,所以找了好多工作。

此时郭沫若准备研究清史,但是由于郭沫若只认识一点蒙语,而清史大多还都是蒙语编制,想要仔细研究就必须通晓蒙语,要么研究就没有意义。当郭沫若知道溥仪在找工作,就想起来溥仪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肯定熟悉蒙语,这样也可以解决溥仪的问题,皆大欢喜。

于是郭沫若就将溥仪请到家中,给溥仪说了下自己的想法,溥仪一听立马摇头拒绝了,郭沫若又问了下,溥仪说道:“我不会蒙语”,溥仪还解释道,自清入关以来,虽然也经常说蒙语,但是毕竟中原以汉族人最多,就开始学习汉文化、说汉语,这样可以笼络汉族人的心啊!况且三岁登基,六岁清就亡了,以后也就不需要了,就没学蒙语。郭沫若一听就尴尬了,本来想着可以好好地研究清朝的历史,最后居然以这样的结果告终,真的是无奈。由于溥仪不会蒙语,自然就没在郭沫若手下工作。

溥仪于是又开始自己找工作的历程,由于能力有限,好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在一个植物园工作,一天只需要卖票就可,也不需要多少能力,所以溥仪从此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