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妈妈的宝宝,到了两岁了还是总想让妈妈抱抱他。妈妈会觉得不要总是抱,会把孩子惯坏的,但是每次都于心不忍。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宝宝总是想让妈妈抱抱他呢?
1、妈妈太严格
如果家里管教太严格,宝宝是不会主动索要拥抱的,相反会变得十分自卑。
试想一下,出生在一个管教严厉,连吃饭都不能畅快聊天的家庭里面,自己的内心会受到多大的改变。
如果爸爸妈妈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不予理睬,如果宝宝经常醒了都看不见自己的爸爸妈妈,宝宝对家庭的归属感会变得越来越薄弱。
宝宝长大后会变得自卑,会觉得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变得很敏感。
而家庭氛围更加舒心的家庭,宝宝会经常得到妈妈的宝宝,他是会更加自信,更加开朗。他不会认为这个家庭拒绝了自己。
2、妈妈总是会回应宝宝感情要求
实际上,大多数的妈妈都是能够及时回应宝宝的情感需求的。听到宝宝的哭声,妈妈都会立刻去查看宝宝的状况,而不会不予理睬。
这种环境出生的宝宝会更加依赖这个家庭。
有人回想这样子会不会太过于溺爱宝宝了。不会的,妈妈是在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安抚宝宝、保护宝宝,这是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着许多积极作用的。
这样子的宝宝会日益明显地建立了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同龄孩子稍稍领先,身体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进幼儿园的时候也没有发生入园焦虑。
虽然还时不时地黏着妈妈,但是已经可以收放自如了。
3、宝宝需要安全感
很多时候,宝宝哭闹求抱抱,不是无理取闹,不是毫无理由,而是在发出求救信号,在寻求情感回应。
宝宝出生前在妈妈子宫里,被羊水包围着。羊水就像安全的屏障,让宝宝感到安心和温暖。但出生后,屏障消失了,宝宝变得缺乏安全感。
而索要抱抱,就是宝宝获取安全感的方式之一。如果妈妈忽视了,宝宝以后可能终其一生都缺乏安全感。
而且,婴儿时期,拥抱是给宝宝提供触觉刺激的最佳方式。通过与妈妈的肢体接触,宝宝可以听见妈妈的心跳,感受到妈妈的温柔语气,这些都能带来舒适的触觉刺激。
只有得到足够触觉刺激的宝宝,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才更加完整,未来的发展也就更为出色。所以,有时候,妈妈的拥抱,比说“我爱你”更有力量。
对于宝宝来说,肢体的接触能让宝宝感受妈妈的温暖。
宝宝时不时要抱抱,是对爱的确认。宝宝的情感表达方式最简单,也最直接,对他来说,最好的表达爱他的方式就是去拥抱他。拥抱和爱等身体接触,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非常重要。那些经常被触摸和被拥抱的孩子,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比缺乏这些行为的孩子健康得多。所以妈妈们,在宝宝需要抱抱的时候多抱抱自己的宝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