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还被“圈养”在家,23岁被活活饿死,父母的溺爱养出中国巨婴

2020-01-07     贝贝豆育儿课堂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近些年一个很新鲜的词语在家长中间流传开来,那就是:“直升机式父母”。

这种父母的表现是: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头顶,在孩子遇到问题之前紧急迫降,替孩子挡开一切难题。这样的父母虽然表面上看是对孩子无比关爱,可是他们无法真正做到,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父母有这样的心态不难理解,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家长付出的辛苦非他人可以感同身受,再加上人类是那种对于辛苦得来的人或事物,会倍感珍惜的动物,所以直升机式父母的出现并非偶然。

42岁高龄生女,8岁了还被妈妈“圈养”在家

之前看过一则报道,青岛的一位母亲,42岁高龄时才生下了一个女儿,对于这个女儿,这位母亲可以说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力。

从孩子出生,这位妈妈就是独自带孩子,从来不会将带孩子的事情交托给家里其他的亲人,因为婆媳关系不和,孩子甚至连爷爷奶奶都不认识。

到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时候,这位母亲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挨欺负,就把孩子圈养在家里,目前还在已经8岁了,可是她母亲却丝毫没有将他送去上学的意思。

虽然这个孩子在家里想玩什么玩什么,但是这样完全与社会隔绝的教养方式,让很多家长都表示难以理解。

生而为人,谁也不可能活成一座孤岛,养育孩子的目的,并不是给孩子一个无菌环境,让孩子不谙世事的成长,而是要让孩子慢慢的修炼,直到可以独当一面,家长的担忧虽然可以体谅,但是过分的保护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还记得那个被自己活活饿死的“中国巨婴”吗?被爹妈毁了

在河南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23岁身体健全,智力水平正常的成年男子,最后竟被发现活活饿死在家中。

据悉这名男子的父母从他小的时候,就拒绝让他做任何事情,而他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之下,渐渐的长成了一个什么都不会,只等着父母投喂的“社会巨婴”。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名男子的父母相继去世了,开始的时候邻居看他可怜还会给他送东西吃,可是众人见他连吃饭都想让人喂,就不再给他送东西吃了。

当这名男子被人发现饿死在家中的时候,大家对他悲惨的结局除了痛心还有惋惜,如果不是被父母过度溺爱,这名从小被称赞“聪明伶俐”的男子,何至于长成“巨婴”,又何至于孤身饿死在家徒四壁的家里?

不想为社会输送“巨婴”,家长要做到这几件事

1、 给孩子冒险的机会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总会担心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故,但就因为我们的担心,就要剥夺孩子独立冒险的机会么?

孩子想要有能力有出息,受限要学会基本的生存法则,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去独立面对一些困难,让其自己解决,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能在社会立足,才不至于被欺负,被淘汰。

2、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每一个巨婴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家在,这些家长不仅自己会觉得累,还会让孩子有种被束缚的感觉。

孩子从出生以后就是一张白纸,家长过分的涂鸦,不给孩子留白,只会让孩子没有机会去粉刷自己的人生。

我们不如把对孩子的过分干预转化成对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在我们给的信任当中,自由自在的成长,或许他们会长成让我们惊艳的模样。

3、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许多家长都觉得,如果不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其实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才会剪去孩子的翅膀。

我们应该在孩子提出想要尝试的要求的时候,在给孩子一定保护的前提下,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正确地去做。之后就要尝试着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

我们都听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但是对待陌生人我们尚能保持客观和理性,但是当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放手仿佛就成了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家长不摒弃这种想法,那最终孩子就会成为只知道吃鱼不知道捕鱼的“巨婴”,终归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淘汰。

宝妈们,你们有过度溺爱孩子吗?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吧,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Ps: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Xsyhm8BMH2_cNUggr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