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莆田市荔城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基层促发展

2020-03-10   莆田发布


党员服务队到项目一线指导。

江东中心小学扩征项目签约现场。

荔城区下派机关党员干部,与驻村第一书记、镇街服务队以及镇街、园区、村居等单位党员干部组成160支党员服务队,下沉项目建设、春耕生产等基层一线,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开工!”自2月10日以来,荔城区各地纷纷擂响复工复产的鼓点。省、市项目复工100%,规上企业复工100%,平台企业复工100%……春暖花开,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企业、工地,繁忙景象重现。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保障全区生产生活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荔城区委坚持党建引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大批党员干部下基层,靠前服务。2月28日,区委在原下派208名机关党员干部的基础上,又一次下派机关党员干部168名,与驻村第一书记、镇街服务队以及镇街、园区、村居等单位党员干部组成160支党员服务队,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为基层提供坚强的力量保障。

党员下沉项目一线

“出门戴口罩,进场测体温,相距满一米……”3月3日,在荔城区黄石江东中心小学,广播里播放着通知。这是江东中心小学扩征项目签约现场,该镇打响了今年项目征迁签约“第一枪”。项目负责人党员郑立新介绍,2月20日,区、镇联合成立一支12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进驻江东村,向征迁户做好宣传,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房屋丈量、公布等。该项目涉及征迁户31户,征迁面积约3000平方米,2天就完成项目签约。

区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千名党员干部驰援项目建设。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进项目复工复产的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项目征迁等纾困解难,有序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步伐,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黄石镇党委书记蔡建元介绍,江东中心小学扩征项目签约完成后,他们再推进新建福厦铁路黄石段项目征迁,长约8公里,涉及该镇8个村居,目前已完成了征迁各项准备工作,成立4支党员突击队进村。其中,江东、华中、华堤、七境4个村约298户7.9万平方米民房完成丈量;其他4个村的民房征迁约298户,正进行内业整理,3月8日入户宣传核对,3月12启动签约。通过分批次组织签约并交房拆除,计划6月底全部完成签约,7月份全面完成拆除并交付施工。

连日来,该区党员干部想方设法,解决工地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解决员工返岗、物流、物资难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荔城区万科片区荔浦安置房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熟练搭建模板。在现场施工的陈天富介绍,整个工地搭建模板需工人150名,现在到岗125名,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荔城区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该区住建部门实行党员干部挂钩责任制,“一人挂一企、一企施一策”,全程跟踪服务挂钩施工单位。区住建部门党员唐世明说,党员下工地指导各施工单位配备疫情防控专职管理联络员,督促他们做好返工人员登记、上下班体温检测以及厂区各场所的通风消毒等。截至目前,该区在建项目共计87个,已复工87个。

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一边是疫情防控有序进行,一边是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连日来,地处木兰溪下游的新度镇厝炳新沟项目建设现场,各种作业声音交织成水利工程复工交响曲。

“工地2月下旬有序复工,每天都会进行消毒,施工人员做好防护工作,实行分餐制,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推进项目建设。”该镇组织委员张福飞告诉笔者,厝炳新沟工程河段位于新度镇厝炳村和蒲坂村,长度为1.2公里,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清淤、管网收集系统、水生态治理,改善河道排涝能力。

该镇在建水利项目中,将整治河道7条,分别为渠桥河(南渠)、后巷沟、洋埕河、樟林河、桥头河、新度河和新度新河;片区内河道清淤工程共涉及28条河道及其支流;管网收集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污水管网工程35.256公里、一体化泵站工程30座以及辅助净水设备。

为保障在建水利项目有序复工,区、镇组织了一支由13名党员组成的服务队,到一线解难题、促进度。厝柄新沟项目的包片党员陈德祖、汤建昌、池仁枝,与区下派到新度镇服务联络员朱金秀经常深入现场与施工单位联系,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陈德祖说,有群众怕工人进场施工,会对疫情防控有影响。他们经过细致的解释,取得了群众的支持。

朱金秀是该区水务局一名党员,他说,结合水利行业工作特点,全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生产,严格执行值守应急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疫情防控不懈怠、不疏漏,工作运转不停摆、不延误。目前,该区各大在建水利项目已全部有序复工。

据了解,该区组织党员干部到一线,及时跟踪掌握施工工地、工业企业、商场、楼宇、酒店、项目工地复工复产情况,将防控关口前移,做到派驻在先、防控在前。

靠前服务春耕生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季节不等人。荔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组织6支党员春耕生产技术指导队,与镇街、村居的农技人员下田间,巡回指导春耕生产。

荔城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春耕备耕工作。在黄石镇华中种植基地里,20多名工人正在田间忙碌着,有的在整畦,有的在施肥,有的在盖膜。而该区农技专家也早早地来到田间,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

“早稻种植主要是机械化生产,地膜盖土的时候,不用太厚,太厚的话会影响产量。”在现场,荔城区党员春耕生产技术指导队的王银松细心地指导着。

农业生产关乎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荔城区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主题,重点做好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储备,同时组织区、镇、村党员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动员引导村民抢抓农时,抓好春播春种。

新度镇党员农技员徐金龙说,为服务春耕生产,他们用好现有网络,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等活动,及时解决农业生产问题。

今年,荔城区计划春播面积11.2万亩。该区对全区春耕物资进行统一调配,上下联动,准备充足,已储备杂交水稻种子3.6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0.8万公斤,花生种子3.3万公斤;化肥4860吨,商品有机肥1100吨,秧盘125万块,区农机部门组织抽水机730台、大型拖拉机176台、手扶拖拉机1030台,确保春耕生产的需要。

农业龙头的复工复产是关键。笔者在福建康来家米粉生产车间里看到,20多名工人戴着口罩忙碌着。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党员进驻企业,服务企业生产,党员林芳成为该企业的防疫联络员,主要是督促并指导企业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等。同时,镇企业站也积极帮助企业复产,党员吴伟多次上门指导,并送去口罩。

该公司党支部书记、企业负责人许燕来高兴地说,企业来了防疫联络员,生产起来更放心了。

党员干部沉下去,服务效能提上来。

该区还推行“1+N”疫情防控工作模式,广泛凝聚发动机关党员干部力量,以驻企指导、线上服务、政策支持等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采取“党建工作指导员+社区干部”的形式,通过电话访问、入企走访、张贴通知等,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确保点对点、无遗漏、全覆盖。设置党员责任区,落实责任到人,形成点面结合、立体式、全网络点对点指导服务企业。(本稿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翁国城 陈承芳 文/图 编辑: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