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是新手壶友,还是玩紫砂的老江湖,都有过冲动购买的情况。买了之后又有点后悔,或者发现高价买到“粗货”了。
当前的紫砂市场销售形式从传统门店到朋友圈微商,从电商到直播。不但展现形式多种多样。噱头也是前卫大胆。
不少壶友听见直播间里的主播吼的热闹,氛围烘托下就准备跟风购买。要是主播年轻漂亮再动员几句,头脑一热就刷刷下单。
线下门店购买时,偶尔也被店老板讲的云里雾里,买了就能“涨身价”,买了就能“有逼格”,买了全世界你最牛逼。一番吹捧,壶友们也逐渐松打开了钱包。
实际上随着购买形式的变化,紫砂壶的质量监管越来越难,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紫砂壶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以下6种情况,是紫砂壶交易可能有猫腻的地方,可以看看不吃亏
不少制壶人的名头很大,“世界级”“全球级”“中华级”“国家级”“全网级”各类自己给的称号。先不说这些非正式的名头的造假程度多高,即使是真的,和紫砂壶制作技术有什么关系?只有正规紫砂评级体系的职称、称号才一定程度的代表着技术水平。
而不少壶友看见名头就认为权威,实际上这两年自媒体的发展,让商家有了发言权,于是乱发言,乱炒作。
宇宙级大师
一些商家打着大师作品的名号,或者请大师来站台,出现在自家的宣传内容里。消费者一看,大师是真的,那么壶肯定是真的,买!随后一年卖出5000多把大师壶。
也就是就是说大师全年无休息每天能做14把。不少上当的壶友还都坚信自己是天选之子,认为“我手里这一把,一定是真的...”。
老当益壮,格外精猛的“大师”
很明显,这就是代工壶,除了印章是假的,其他都来自技艺参差不齐的“徒弟们”。甚至可能不是徒弟们做的,只是一些利益相关的人批量制造,批量印章。
大师用自己的名声赚一波之后功成身退。当到手之后,可能大师已经“臭了”。
部分商家或者个人,在出售一些壶时,会特意说明此壶在某次展会上获得了大奖。首先,在展会和比赛评选上这件事儿上,就有专业的炒作团队,批量镀金,猫腻颇多。
另外,就算是正规获奖,摆在你眼前的这把壶,很大几率不是获奖的那一把。所以贪图紫砂作品名气和增值效益的壶友,一定要擦亮眼。
有些紫砂壶的造型新颖,描述也是极尽艺术感。仿佛华夏五千年的精粹集大成都在这壶上面,客观来讲,艺术性着实满足,实用性却放弃了一些。但如果壶友对实用性也有需求,那么这类的壶则有一些不完美,三五好友器具也只能观其形,说其意。泡茶却欠缺了一丝丝。除非真的对上眼缘了,否则还是该保持谨慎态度。
艺术造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类紫砂壶,就是针对新手壶友来的,所谓的技艺创新。将紫砂壶做的鲜艳夺目,花里胡哨,不少新壶友不满足于紫砂的常见朱红和段泥的黄白,喜欢这类新颖的颜色。
实际上这一类茶壶,也许用的也许不是紫砂泥料,采用拉坯或注浆工艺,一天可以做数百个壶身,流水线上量产。让初级入门者在色彩较单一的紫砂市场里,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感觉,逐渐愿意高价买单。买回去深入了解收才发现,这是垃圾壶。
“灌浆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些带有大师刻章的紫砂壶,针对的就是中高端紫砂玩家,懂壶的价值和有一些鉴别能力的。
中低端商家的追求低价,保证销量,追求去库存。也有部分壶商选择直接做高端市场,因为卖掉一把壶可以吃几年。
印章在紫砂壶的圈子里十分重要,有大师的印章很大程度说明这把壶很有可能是真的并且值钱。即使是假的,也说明在模仿工艺上,也不会太差。
但实际上,这一切都可以造假,而且是造假重灾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度,曾经的高难度工作,现在电脑程序都能完成。
时大彬 南瓜 【假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许随着技术的发展,3D打印可以完整仿制一把有年代的大师壶。
而不少略懂紫砂壶的人,正打算入手一些名家名款,用以提升自己的玩壶的造诣或是收藏升值,却正好落入圈套当中。
另外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宣传一些潜力股作品,未来这个工手一定会成为大师,那么购买就是投资一类的噱头,数不胜数。
所以,不论新手壶友,还是老手壶友,都一定要学会辨别。
当然,如果喜欢一把壶,有眼缘就买下来,图一个喜欢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因为价值的不匹配,后续再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就得不偿失了。
关注紫砂江湖,了解更多紫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