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谷君身边许多人都在谈论一部新电影——《小丑》。
它刚刚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据说在电影节上首映之后,观众集体起立鼓掌长达八分钟之久。
不知道这部《小丑》有着怎样的魔力,让媒体和各大影评人纷纷拜倒。
不过阿谷君关注的另一部影片《小丑回魂》系列的第二部,也在大洋彼岸上映了。
《小丑回魂》剧照
而它的原著作者则是有着“现代惊悚小说大师”之称的斯蒂芬·金。
即使你没有读过他的书,也一定看过这些原著被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魔女嘉莉》、《闪灵》、《危情十日》……
尽管他以写恐怖小说出名,但令人战栗的背后,是对现实的隐喻和暗射。
今天,阿谷君就带你走进不一样的斯蒂芬·金,以及他带给我们的无限思考。
成功没有奇迹,只有轨迹
“有些鸟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这句话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也是斯蒂芬·金的真实写照。
从小缺失父爱,童年生活不幸福。小时候写的文字,还被老师评价为“一坨狗屎”。
可不幸的童年并没有阻碍他一生的发展。
14岁接触恐怖小说后,他就立志当一个恐怖小说作家。
此后的学生时期,他也从未放弃写作这个爱好。23岁毕业以后,并没有立刻找到工作的他,甚至靠投稿为生,笔耕不辍。
不过,那时他的作品还不为人们看好,他经常陷入经济拮据之中。
直到1973年,他创作了《魔女嘉莉》,事业迎来了转机。
《魔女嘉莉》剧照
一开始,斯蒂芬·金对此题材并没有把握,甚至中途将手稿扔进了废纸篓。
在妻子塔比莎的鼓励下,斯蒂芬·金完成了整个故事,并以2500美元的预付金卖给了双日出版社。
没想到,最后小说一共创造了40万美金的利润。斯蒂芬·金也从中获得了20万的分红,结束了一家人的财政赤字问题。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台词说的那样:人应该有一技之长。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斯蒂芬·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热爱,靠着文学得救。每一个普通人,也不应该放弃用汗水为成功加冕的时刻。
好的婚姻,能让人如虎添翼
虽然父亲在斯蒂芬·金两岁的时候就不辞而别,导致他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幸运的是,他自己拥有幸福的婚姻。
在被问及写作成功的秘诀时,他曾提到自己的妻子:“健康的身体加上与一位独立自信的女性所组合的完美关系,才能使我有动力持续不断地前进。相对地,写作带来的快乐有助于维系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斯蒂芬·金和妻子相识于图书馆,而令他们坠入爱河则是由于一次诗会。
当时他读大四,妻子读大三。他爱上她是因为理解她当时作品的意义,更是因为她理解自己当时的作品。
斯蒂芬·金曾说:对他的写作事业,塔比莎从来没有过一句怀疑的话。她的支持始终不改,这是生活中他难得能够坦然接受的一件好礼。
妻子塔比莎不仅在写作上给了斯蒂芬·金很多帮助,而且在生活上,也为他默默操持。
刚毕业不久,斯蒂芬·金的事业还没什么起色,两人就迎来了自己的两个孩子。
虽然日子艰难,但他们互相扶持,一起挨过了很多风风雨雨。
婚姻不是一个人的拼尽全力,而是两个人的共同努力。
斯蒂芬·金和妻子,互相懂得,互相成全,用婚姻为自己镀上了一层金身。
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的摆渡人
斯蒂芬·金的《头号书迷》,创下首印量100万册的记录。
这本书的主角保罗·谢尔登是个作家,在遇到车祸后,被他的书迷退休护士安妮所救。
但在安妮得知他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写死后,对其百般折磨,让其通过写书为角色续命。
谢尔登被安妮囚禁于家中,深知书写完之日,就是自己命绝之时……
阿谷君至今还记得看书时,两人的角力与缠斗,带来头皮发麻的感觉。
作家笔下的苦儿,是安妮的精神支柱。为了一个虚构的人物,她不惜使用残酷骇人的手段。
在作家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拼凑出安妮并不幸福的过往。而她将自己的生命投射到苦儿身上,让作家改写角色的目的,其实也是对不完整的自我的一种拯救。
但是将自己的人生寄托于一个外物,当闪光的泡沫破裂后,就会踟蹰不前。
当今社会,将生活乐趣寄望于一部电视剧、一个综艺节目、某个明星的例子不在少数。
有些粉丝甚至为了接近偶像做出许多超越底线的行为。
还有些人因为盲目的热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在资本和商业的裹挟下成为不会思考的动物。
在生活中,与任何人任何事接触,都要保持适度的距离感。
真正的成熟,是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做自己生命中的摆渡人。
最可怕的不是外物,而是冷漠的人心
《小丑回魂》的故事发生在小城德里,在这里,小丑每27年就会出现。
它的出现没有给人带来欢乐,相反却四处恐吓小朋友,甚至为他们带来可怖的厄运或招致死亡。
他橘红色的蓬发、冷铁色的诡异眼睛、尖锐的獠牙,让人之后想起来还是脊背发凉。
但比起这些恐怖画面,大人的视若无睹更让人觉得可怕。
让小丑肆虐400多年的最大原因,其实不是小丑的强大或邪恶,而是大人的冷漠与无情。
小丑吃人的标准非常明确——同性恋、黑人、新人等各种边缘性人群。
火烧黑人酒吧、当街杀死同性恋,在小镇历史上并不奇怪。
因为小镇不喜欢新来的人,当恶霸学生Henry拿着小刀在Ben肚子上刻自己的名字,刀刃在Ben肚子上留下了深深的血痕,他们也任由恶霸欺凌弱小的Ben。
因为小镇不想看到废柴,所以目睹废柴联盟遭霸凌时,老师却选择视而不见。
这种看似只会在恐怖片里出现的桥段,实则来自斯蒂芬·金的现实生活。
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说出去买包烟就再也没有回来。
父亲走后,留了一屁股债。
斯蒂芬一家顿时成了镇上的最边缘人群,只能干些杂活养家糊口,而且不得不经常搬家。
有时候,视而不见也是一种恶,千万别让冷漠令你成为隐形的帮凶。
善良的人,自带光环
几乎每个人都看过《肖申克的救赎》,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另一部改编自斯蒂芬·金的高分监狱作品——《绿里奇迹》。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高大善良的黑人约翰·科菲。他因为被怀疑奸杀了一对双胞胎姐妹,而来到著名的冷山监狱。
监狱里有一片称为“绿里”的绿地,绿地那头就是刑场。
狱警保罗目睹太多死亡,他的内心几近麻木。但是科菲的到来给监狱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柯菲虽然身材高大强壮,却是E区最安静的囚犯,他会认真听保罗说话,和他交流,握手,像普通朋友一样。
《绿里奇迹》剧照
他利用特殊能力治愈保罗的尿路感染,拯救被珀西杀死的老鼠,挽回狱长夫人的生命……
这些神迹让保罗和他的朋友感受到柯菲的仁爱与宽恕,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虽然科菲最后无法承受罪恶的现实,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却把拯救和改变的力量,留给了他人。
身处黑暗,有的人却活成了一束光,照亮了别人。
即使身处泥泞,即使平凡无名,你都可以用自己选择的善良,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