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扫描•村庄”坐守青山绿水——岚子村

2019-11-16   内刊主编


姜疃镇岚子村,坐守着青山绿水。
浩浩荡荡的五龙河水穿过峡口,一路南下,在岚子村东头,仿佛留恋这里的美景,逡巡着划了一个大圈,然后调转方向,自东向西而去。而在拐弯处,形成一处开阔水域,村民称呼此处为“鲤鱼湾”,因为这里盛产久负盛名的五龙河鲤鱼。
五龙河鲤鱼为莱阳特产,颜色金黄,肉质鲜嫩,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体型略长,四个鼻孔,四根长须,是种特殊而古老的鲤鱼品种。每年夏秋季节,垂钓爱好者们慕名而来,在岚子村后河岸边排成一溜儿长队,收获大自然赐予的野生美味。
北方的河,多为季节河,汛期凶猛泛滥,枯水期几尽干涸。而在岚子村民的记忆中,这条河从未干涸。几年前莱阳大旱,这里依然碧水清波。村民们传说是秃尾巴老李在护佑着这方水域。因为,秃尾巴老李的母亲死后,就安葬在岚子村南的小凤山坡上。
山环水抱、气脉承接之处总有神秘的传说,绿水青山、钟灵毓秀之所孕育着本初的向往。岚子村后有五龙河自东往西流淌,水资源丰富;前拥凤台顶诸多丘陵,如莲花绽放。
然而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美好,与山俊水丰的自然风光极不对称的,是村庄曾经的落后面貌和村民并不富裕的生活。
2011年之前的岚子村,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每逢下雨天,土路泥泞不堪。村庄垃圾遍地,污水横
流,散发出的污臭,剌痛百姓的心。山留下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坑洼。
村民大多墨守传统,耕田种地。
由于灌溉设施不得力,守着富裕的水资源,也只能靠天吃饭。一年年的收入,总是不尽人意,民风一度失去淳朴,盗窃事件时有发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吕成彬上任了。
想致富,先修路。可村子一穷二白,修路的钱没有出处,他便自掏腰包,先后垫资100多万,硬化村子的主干道路。
岚子村面积5000多亩,2600多亩适耕田地。农田是村民的根基为了改变靠天等雨的落后状况,吕成彬想方设法筹资360万元,兴建农田水利设施,汲取五龙河水源,埋设地下管道13000 建成2级扬水站,把水送到全村农田制高点后实行自流喷灌,使全村80%的农田成为涝能排、旱能灌的稳产高产粮田。
而让岚子村民尤其自豪的是,自来水全免费。村子原建有一个自来水池,明显不够用。村里打了180米的深井,增建了两个水池。现在村民用水跟城里人样方便,而且全免费,享受着城里人都艳羡的待遇。
本着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想法,村委班子成员一起致力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村里的电路设施改造,位居全市村庄前列;号召村民洁净环境,垃圾统一处理;改造垃圾场,在原址上兴建了村民文化广场……
岚子村,越来越亮丽了。


(作者: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