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你好
最近,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报道:
近日,由新影集团承制的中宣部“纪录中国”重点工程纪录片《远方未远》已完成后期制作,如期送审。
该片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主线,深度聚焦 12 组华侨华人的工作、生活状况,通过真实记录关于纽带、财富、融通和梦想的个体故事,勾勒出“一带一路”建设道路上 6000 万华侨华人的生动群像。
过去两年里,《远方未远》摄制组克服资金有限、周期紧张及海外拍摄环境复杂等多重困难,深入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等6个“一带一路”国家,得到了拍摄对象和相关组织的广泛肯定和好评。去年7月,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议会在写给总台慎海雄部长的感谢信中提到:“《远方未远》摄制组真正把拍摄进行到登机前的最后一刻,展示了世界一流国家电视台员工的专业、职业、敬业风范。”去年年底,在完成全部前期拍摄后,摄制组立即投入到后期创作中,并在疫情期间,通过云剪辑、云审片等在线工作方式,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影片创作。5月4日,集团收到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的感谢信中提到,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期间,该团队依然没有停止工作,积极完善创作细节,努力应对各种挑战,体现了可贵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
该片过审后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网络媒体播出,同时将翻译成多国语言在相关国家主流电视台播出。
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部作品的总导演、制片人,就是许多老听众心心念念的陈庆。
陈庆在淮北电台工作多年,策划并主持了许多深受听众喜爱的广播节目,特别是由她始创的《星夜航班》节目,影响深远,至今仍让很多听友不能忘怀。
陈庆于2003年进入中央新影从事纪录片创作工作。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其前身是1937年创建于延安的“延安电影团”,现隶属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纪录片、科教片制作基地,拥有丰富的纪录片资料资源,实力雄厚的制作班底,先进尖端的技术设备,继承创作纪录片的优良传统,迄今为止是国家纪录重大活动、历史事件等内容的最权威的拍摄单位,具有良好的政策把握能力。
至今,陈庆创作和主持创作纪录片已超过1000部(集)。她是中央电视台《文化大百科》栏目创始制片人,国家首届国产纪录片以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长篇奖获得者。她还是2018年金树国际纪录片节初评评委,2017、2018、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初评选片人。
她的代表作品有:
五集纪录片《赤脚医生》获200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评委会奖;
八集纪录片《中国奥运往事》获2009年度中国电视家协会“奥运中国”优秀体育节目纪录类类优秀作品奖;
七集纪录片《1949:城市的记忆与重生》获首届国产纪录片以及创作人扶持项目长篇奖;2008——2009年度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好作品奖;
六十集音乐纪实片《岁月留声》获201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创优节目奖;
电视栏目《文化大百科》获第21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好栏目奖及2015年度第十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创优评析二等栏目;
纪录片《那一抹粉色》获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国际提案大会十佳方案奖;
纪录片《福.路》获2017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人文类一等奖, 获2018年度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人文类“十佳纪录片”奖。
目前刚刚创作完成的纪录片《远方未远——一带一路上的华人华侨》为中宣部2017年度“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小医生.大梦想》为国家广电总局“双百计划”扶持项目; 纪录片《向南流的河》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出品。
漫漫征途,定是步步脚印不辍前行。
累累硕果,必由汩汩心血浇灌结成。
感佩之下,我们祝福和期待着陈庆在艺 术创作的道路上,继续大放异彩!
2020年7月3日星期五节目中,我们将电话访谈陈庆,欢迎收听参与。
诚如苏轼词中所云: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