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声中奋进的淮北,七步造林法

2022-10-18   淮北综合广播

原标题:在歌声中奋进的淮北,七步造林法

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从一个地域概念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筚路蓝缕,一路走来。淮北取得了璀璨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淮北市传媒中心推出特别报道“在歌声中奋进的淮北” 讲述淮北人民用担当、用智慧、用勤劳,创造中国城市发展的伟大传奇,谱写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壮美华章!

从上空俯瞰淮北,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苍翠,青山绿水犹如百里画廊。可是,谁能想到,曾经的淮北,山体荒芜贫瘠,所见之处,顽石裸露树稀草薄一片萧索。

自20世纪60年代,淮北共开展三次大规模植树绿化,至1992年,市内荒山秃岭已经消失。进入21世纪,第四次大规模绿化开始,累计绿化山场面积2.87万亩,栽植各类苗木近200万株,实现了相山绿化的突破性进展。一代代林业工作者不怕苦不怕累,为淮北创造出一个美丽的绿色世界,就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在绿化相山过程中,淮北探索出“炸穴挖坑、客土回填、壮苗栽植、多级提水、培大土堆、覆盖地膜、修鱼鳞坑”七步造林法,使苗木成活率从30%提高到95%以上,让列入不宜造林的20万亩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石质山造林技术规程》被确定为安徽省地方标准,并向全国推广。

“昔日石质山,今日森林城”。2019年11月,淮北相继获得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截至2020年,全市完成营造林国土绿化8.02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4平方米。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淮北的生动实践。

淮北,一座传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从未间断过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追求。

一旦踏上这方美丽的土地,

所见所闻皆可让人感受到

这座绿色之城的勃勃生机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