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看变化 | 李和才故居:传奇“咪哩王”的红色精神遗产

2019-09-16   在玉溪

咪哩乡位于元江县城西南部,是爱国民主人士李和才先生的故乡,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红色革命传统源远流长。

图:中国摄影报 听雨斋 摄

革命战争年代,李和才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为解放云南和维护云南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他是中共云南省工委统战的重要人物,是滇南统一战线工作成功的典范,是云南省著名的爱国民族人士。

李和才

探访红色遗址,追忆红色足迹

从元江县城向西南方向出发,在距离县城34公里外的元江县咪哩乡咪哩村委会咪哩村中央,记者找到了李和才故居。这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古建筑,经历了75年风雨洗礼,是李和才故居建筑群落中的家庙,曾见证了李和才传奇的一生,并将继续承载着他的传奇事迹向世人述说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

据咪哩乡文化站站长李安平介绍:

李和才故居始建于1932年,占地面积2919.32平方米,是一个建筑群落,分为家庙、石牌坊、一号院住房、二号院上下房、厨房小院、学堂、祖坟和练兵场。

近年来,咪哩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李和才故居的恢复重建,2004年至2019年间,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先后9次前后共计投入资金617万元对故居进行修缮维护。2016年,咪哩乡在李和才故居的家庙中修建李和才纪念厅;2018年12月,在市委及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咪哩乡对李和才故居进行提档升级改造。

李和才纪念厅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李和才传奇展厅、李和才纪事年表、李和才与元江革命斗争、故居陈列室、李和才故乡风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全面展示了李和才的传奇人生和革命历程。

李和才传奇人生展厅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以“困难的童年、流浪和弃农从军的青年、发家致富的中年及投身革命的晚年”为主线,展示了李和才各时期的人生经历。展厅包括铜像展示、前言、后记、立体展柜展示区及电子触摸展示等内容。

故居陈列室

以民国时期家居摆设为格调,展示李和才相关公文、书信等物件。

李和才记事年表展厅

以时间为序展示李和才一生各时间节点的相关重要事件。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以多媒体教室为主,内设投影仪器、影像设备等,可观看咪哩乡宣传片、李和才纪录片、滇中记忆等,可组织党员听党课、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李和才故乡风貌展厅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咪哩乡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传统文化、服饰等,同时展示了咪哩乡哈尼族的男女服饰、及日常生产生活用具。

李和才与元江革命斗争展厅

主要展示元江革命斗争历史,并把李和才对元江革命斗争的贡献融入其中。

1986年7月,李和才故居被列为元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3月,元江县人民政府将李和才故居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月,李和才故居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8月,中共玉溪市委组织部和玉溪市委党校将其命名为“玉溪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成为元江县唯一一家市级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当前李和才故居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聆听红色故事,感受革命精神

说起李和才的传奇的一生,李安平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从李安平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李和才于1893年12月出生于元江县咪哩乡咪哩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从一名乞讨儿,到建立武装成为赫赫有名的“咪哩王”,从同情革命、拥护革命、支持革命,到毅然投身革命,成为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肝胆相照、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爱国民主人士。

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滇南发动武装斗争,组建云南人民自卫军,李和才以粮食、骡马、枪支弹药慷慨资助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1948年初期,在李和才的掩护和帮助下,中共云南省工委先后在咪哩村和小柏木村举办军政干部培训班,为滇南的解放斗争输送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为我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彻底解放云南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李和才拒绝了敌人多次利诱,不顾敌人的威胁,把自己的枪支弹药、骡马、财产交出,并带领武装人员毅然投身革命。参加革命后,李和才几十年如一日,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他同共产党的感情深厚,对党内外同志诚恳坦率,对工作态度鲜明,是非明了,为解放云南和维护云南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李和才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充分尊重与信任,曾先后担任石屏县县长、蒙自专区副专员、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州长,并连续被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李和才同志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副主席;1979年又当选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安平告诉记者:

李和才故居的修建为元江县爱国主义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通过展示李和才的相关事迹和精神品质,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加深了对李和才的认识,李和才对共产党人推心置腹、开诚相见、毅然舍弃万贯家产投身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他坚决跟党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以及是非清楚,态度鲜明的气节,为人忠厚,待人诚恳的品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

自教学基地建成以来,先后共有70余家单位到此开展组织活动,受教人员达9000余人次。

打造红色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为更好地发挥文化站的职能作用,咪哩乡党委政府依托爱国民族人士“咪哩王”李和才这一红色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咪哩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充分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把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与正在开发的瓦纳沸泉“无火之炊”相结合,重点发展咪哩乡第三产业,积极带动和促进咪哩乡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以文化振兴为突破口,充分整合红色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规划打造“红色+乡村”“乡村+康养”两个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咪哩乡红色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优势,使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内容得到丰富,通过三产带动一产,从而逐步实现乡村振兴。依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红河谷热海康体旅游综合体项目、阿波极目茶园三个骨干项目,以点带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延伸产业链。依托招商引资,用自然生态吸引人,用民族文化愉悦人,用红色文化引导人,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围绕建设旅游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提升改善型、自然山水型、基本整洁型“五型村庄”,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乡村文化、素质提升、生态治理等方面全面发力,加快美丽咪哩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红河谷热海

下一步,咪哩将继续深入挖掘整理李和才红色文化资源,做强党建品牌,建好咪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善旅游设施建设,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项目,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

玉溪日报记者:郭帆

编辑:韩娅娇 审核:杨雪

玉溪日报新闻客户端

在玉溪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