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美国又开始作妖,美财政部宣布,从明年起,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中,若是包含了中国等国家制造、组装的电池组件,将不再有资格享有免税。
之前,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其中就公布了可以获得补贴的电动汽车名单,为了表示对电动汽车等行业发展的支持,美国政府将会予以补贴,但条件是在美国本土或者是被美地区等生产销售。
在当时,不仅是中国,就连美国的盟友欧盟、韩国都,都提出了对该法案的不满。没想到现在就连美国自己的企业也要被这项本意是额外补贴美企的法案背刺。
规定背后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子,主要就是限制我们的电池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来保护美国自己的电动汽车产业。
新能源电动车技术上,虽然电池技术已经竞争很多年了,但是显然我们是存在优势的,这回规定说即便是美国的电动汽车,用了中国组装或是生产的电池,也将失去免税资格的规定,现在美国限制我们电池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想要把中国电池排挤在美国市场之外。说白了,相当于我们的电动汽车发展势头太好,很多美国制造商不选择本土的厂商,却和我们的厂商合作。美国也是怕自己产业链被甩出去,也怕自己的技术发展不起来,想发展自己的电池技术。用政策来强制性的让厂商回到本土。
先不论这个政策最终怎么样吧,现在这个政策就是带有严重的歧视性,滥用国家权力影响全球贸易公平。
美国想要把我们的电池等组件排除在美国的供应链外,那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制造成本的大幅上升,毕竟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生产规模也做起来了,电池制造也比较高效,但是美国厂商在这方面比较弱。
美供应链能否支撑他们这么干?
另外,美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够不够足够完善,我们之所以做到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搞清楚了如何高效并且低成本地生产电池的组成部分。宁德时代能取得全球锂电池霸主的地位,因为我们拥有最多的电动汽车,它们几乎全都使用本土制造的电池,所以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国内完善的供应链所带来的成本优势。那么美国就得考虑自己的供应链够不够支撑美国车企的需求。
我们的供应链已经非常完善了,电池厂商从原材料到组装都能做,比如锂离子电池,电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阴极为例,以前阴极使用的材料大多是镍钴锰酸锂,这种材料可以支撑电动车跑的更远,不过就是贵,之后我们找到了替代品磷酸铁锂,又好用又便宜。
磷酸铁锂是一个绕过稀有矿产供应瓶颈的机会,国外很多汽车厂商也想用,最直接和最快的方式就是找到我们的电池厂商一起做,比如福特之前就要和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国建厂,福特提供资金支持,宁德时代则提供技术支持,并获得了一项新的铁磷酸盐电池的专利。现在我们国内差不多可以生产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磷酸铁锂。
这两年我们的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暴增了十几倍,三元锂电池暴增了五倍,电池总产能增加了八倍。产能大涨,大家都觉得厂商应该就此停手,实际上却争相扩产,一个是国内有需求,2021年,全球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为172.1GWh,同比大幅度增长219.6%。磷酸铁锂电池在全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18.3%上升到2021年的30.6%。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ESS LIB)出货量66.3GWh,其中大部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去年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183.8GWh,占总装车量的62.4%,同比增长130.2%。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家出汽车的价格要比国外很多厂商的价格要低,但是造车厂商的压力就大了零部件厂家,装备厂家,自动化厂家。价格越低,付款周期越长。这就容易倒逼出零部件厂家和自动化厂家调整自己的制造进度,不得不提高效率的同时压低成本。
比亚迪的第1辆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用了足足13年,而它从100万辆到200万辆则只用了1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只用了半年时间,从300万辆到500万辆也只用了9个月。特斯拉的第一个“百万辆里程碑”达成时间是在2020年,也花费了长达12年的时间。它的第二个100万辆用时18个月,第三个100万辆用时11个月,第四个100万辆用时7个月,第五个100万辆里程碑在今年9月份才达成,用时6个月。
车企们快速迭代和快速量产,让零部件等等厂商们提高了资产和资金的周转速度,厂商发现效率翻倍了,成本也降低了,背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像有些厂商营收在涨,但是净利润不涨,原因就是竞争太激烈了,价格在下降,虽然市场在扩大,但是国内产能过剩,所以利润并没有增加多少。并且高强度的研发也是会侵蚀利润的。
当然了,国内的需求是支撑不起厂电池商十几倍的扩产,那就得搞出口,很多厂商都在扩大海外市场的产能,毕竟我们在技术和产能是要比国外厂商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倍,在他们价格下不来的时候,多拿一些他们的订单回来。在国外市场上找一下利润回来。
这有点像之前的光伏厂商,国内光伏行业竞争压力也很大,成本又低,国内厂商从接到活,再到发货,安装并网,几天就可以算出一整个时间进度。家用光伏安装,国外厂商就要慢很多,有说欧洲的厂商从接到活,再到现场评估到备料并完成安装,可能要差不多一个月。
同样的结果,我们的厂商就要更快,价格更低,正因为这样,杀到国际市场,那完完全全就是遥遥领先。打压了国外绝大部分厂商,最后自己成为全球的龙头。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