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GDP、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调查失业率、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国新办就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关于去年的经济增速,上午十点发布5.2%。这个增速属于正常,主要是能保持这个增速,一部分也是因为前年的时候,也就是2022年的时候基数比较低,那时候只有3%的增速。所以,去年的经济增速就比较好,要是中和这两年来看,把这两年看作是一年,那么这一年的增速大概只有4.1%。
数据出来了,大家对去年经济增长也有了一些了解,加下来可能就要看今年怎么定经济增长的目标了。可能在3月5号的大会的工作报告上会出来。 如果还是希望保持去年一样的目标,能有百分之五的增速的话,那么增长压力就要比去年大。毕竟所对比的基数不一样了。
关于经济数据,李总在达沃斯世界论坛提到2023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5.2%,提到了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地方,现在我们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并处于需求快速释放阶段,在绿色发展转型等方面将形成规模庞大的发展增量。明确说了绿色转型,还有新型城镇化这个事情,且定调是“发展增量”,或许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大消费。投资相信在增加了1万亿特别国债的基础上投资依然保持高速发展,现在国内出口贸易也保持不错的数据,特别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新能源出口数据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消费没上来,但各个省份也在促进大消费方面出政策刺激。
还有彭博社说我国要考虑发行1万亿起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加码提振经济,反正不知道真假吧,但是大家还是很期待的,要是是真的,力度还是算挺大的。
前一阵说是一些地方正谋划储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支持方向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领域。“超长期债券”多是10 年期以上的债券,在国债市场主要为30 年和50 年期, 其中目前我国发行规模较大的为30 年期超长国债。差不多是七八年前,我们的财政部开始增加30 年期国债的发行次数,提高了超长期国债的规模,还有市场的流动性,特别是针对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之前几次发新增国债,在货币政策的配合之下,对于经济或能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在过去三次特别国债发行时期,股市上涨了,像去年新增万亿国债时股市也涨了。再不涨,大家的埋怨太多了,今天大盘再一次延续了下跌行情,而且比昨天更弱势,又一次回到了下跌超4500家的结构行情中,上涨只有700多家公司。这样的行情才是A股的特色。更可怕的是上午北向流出了101亿,市场的交易量又一次下降到3546亿,少了足足是600多亿。
物价不高,人口更低
今年可能物价指标会有波动,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最近几个月CPI的同比下降主要是结构性的、阶段性的。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的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会温和上涨。
之前也有相关机构预估过,说是现在随着稳地产、化债、活跃资本市场等宏观政策接续发力,预计CPI中枢将在今年温和提高,CPI通胀可能会上升至1.4%或者是1.5%。 那么今年的CPI应该还是很低的。
前两天我们聊过人口数据,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在这样下去,就快和韩国差不多了,以户籍人口为准,韩国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仅有23.5万人,比2022年下降了8%。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年新低,再次印证了韩国生育率持续下滑的现实。而众所周知,韩国的生育率一向是全球最低之一,2022年仅为0.78。相比之下,中国的生育率虽然仍高于韩国,但也不容乐观。
据统计,在全球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中国的生育率位列倒数第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这样,要是没有什么战争或者饥荒爆发,人口一旦进入下降通道,即使有鼓励生育政策,因为女性“多子多福”的认知和生育习惯已经改变,也很难回升,韩国日本都是鲜明的例子。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