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周五形成了一个新概念,就是飞行汽车,是指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具有对起降场地要求低、纯电动、零碳排放、高安全、高性能等特点。能干什么用呢?比如飞行物流运输、港口运输、应急救援、医疗运输、农业森林作业、测绘、观光旅游等。这么看,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的商业前景无比光明。今天光洋股份5天4板,山河智能直线涨停,长源东谷触及涨停,万丰奥威、商络电子、金盾股份等跟涨。
数据看起来非常好看,专家说是到2030年,全球将有12000架飞行汽车穿梭于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班服务领域。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50亿美元。至204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万亿美元;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惊人的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为2.1万亿美元,预示着无限商机与挑战。
现在可能还早,多是概念,现在市场里也有十几家相关公司在做,但是真正赚钱的不多,多是正在合作研发,比如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eVTOL产品,中直股份与中国航空研究院合作研发H-eVTOL,光洋股份与小鹏汇天的eVTOL项目处于前期技术论证阶段,凯众股份的减振产品和制动产品适用于飞行汽车,天宜上佳在研项目包括飞行汽车用高性能碳陶制动盘设计和开发。相比其他公司,这几个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率还算不错的。
这段时间,资金流向光伏汽车电池方向
今天汽车板块上午直线拉升,光洋股份、东安动力、长源东谷、北特科技等多股涨停,千亿市值的长安汽车、潍柴动力均有明显涨幅。光伏方向也迎来大涨。
这段时间市场资金也喜欢的光伏汽车电池方向,TOPCON电池、钙钛矿电池、BC电池已经连续上涨了一阵,但是这两天出现回调,导致了创业板走弱。
光伏在经过近一年半的下跌后,随着落后产能淘汰,部分2-3线厂商停产,光伏产能过剩将得到加快出清。而现在电池行业也有产能过剩情况。
好消息就是,去年一整年汽车板块都在上涨,汽车指数逆市收涨3.29%,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九,跑赢沪深300指数14.67%。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们国内汽车工业重要的增长点,出口带动作用明显,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自主品牌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不少人担心这两年电池板块出现的产能过剩,比如,在电池领域,2023年国内新投建项目超150个,拟投资总额超6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储能电池需求约为20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8000GWh。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同比增长31.6%。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同比增长90.7%。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还是动力电池装车量,去年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之前有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为1000-12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去年前五个月,国内的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19.2GWh,累计同比增长43.5%。而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233.5GWh,累计同比增长34.7%。对比来看,动力电池的产量接近装车量的两三倍,动力电池产量远高于需求。
去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电池系统实际产量仅154GWh,而产能却已扩建至254GWh,产能利用率大幅跌至60.5%,三季度产能利用率较上半年有所提升,至70%左右。2022年同期则超过80%。
像比亚迪,2023年现有产能263GWH,到2025年预计625GWH,出货量一直快速增长。但产能利用率同样不佳,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产能计划为20GWh,实际生产规模为12.60GWh,产能利用率为62.99%;2022年比亚迪动力电池产能计划为110GWh,实际产量为89.84GWh,产能利用率为81.67%
厂商制造电池产能规划要是高于目前出货量两三倍或者三四倍,现在已经不算产能过剩,毕竟在全球需求以及国内2025年新能源电动车大规划下,还需要大量的电池,虽然这两年新能源市场的增速没那么快了,但也保证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增速,厂商只能是提前配置产能,你不提前配置,其他厂商就会提前配置,然后去抢你原来的市场。
现在我国汽车市场依旧持续火热,汽车产销数据呈现井喷式增长。和2022年12月相比,汽车产量增长11.6%,销量增长12%;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惊人地同比增长了35.8%-47.5%之间。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占到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1.6%。这意味着之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转向新能源汽车。
对电池行业来说百分之七八十的产能利用率,可能已经是普遍的情况了。和2025年的预计需求相比,产能规划可能要超出很多倍了,要是2025年的市场需求达到预期水平,那产能规划可能会被慢慢消化。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