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蒋军上将中将闹笑话:黄百韬和刘峙琢磨出的战法,名字咋都那么难听?

2023-11-26     半壶老酒半支烟

原标题:淮海战役蒋军上将中将闹笑话:黄百韬和刘峙琢磨出的战法,名字咋都那么难听?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很多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蒋军中将重逢了,在那些人中,有我们熟悉的杜聿明、黄维、杨伯涛、陈士章——他们在电视剧《特赦1959》中的戏份都很足,那位两番话撂倒王耀武和杜聿明的刘安国,历史原型就是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副参谋长、代参谋长文强。

刘安国的历史原型文强在《徐州“剿总”指挥部的混乱》中很气愤地回忆:“黄百韬兵团被歼灭,黄本人战死,杜聿明指使总部政工处,不断捏造前线传捷的战报,将业已成了死魂灵的黄百韬照片,与邱清泉、李弥两人的照片,并排刊在报首,四城张贴。”

老蒋“国防部”第三厅的中将厅长郭汝瑰(我方潜伏人员)则十分高兴:“当时蒋军内部议论纷纷地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会守不住。’”

淮海战役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就是歼灭了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而刘峙为了稳定军心、忽悠老蒋,对黄百韬的死讯是能瞒多久就瞒多久,老蒋打电话询问,他们也是互相推诿,谁也不敢如实汇报,黄百韬泉下有知,肯定想跳出来一把揪住刘峙的衣领打骂:我当时完全可以用“乌龟战术”逃出生天,你偏偏搞什么“猪论”,弄得我进退两难,只好饮弹自尽!

黄百韬之所以死不瞑目,跟刘峙的愚蠢指挥有直接关系,郭汝瑰好像也帮了一些忙。

有郭汝瑰及时传递情报,刘峙杜聿明黄百韬等人的计划和行动简直是单向透明,解放军总是能料敌机先,把蒋军打得晕头转向,一时间想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第七兵团二十五军中将军长陈士章在《第七兵团的毁灭》一文中回忆,早在1948年10月,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侦察台就已得悉陈粟主力已集结鲁南,刘邓大军也已向徐州运动。

见势不妙的黄百韬马上找到徐州“剿总”上将总司令刘峙,向他陈述了当时的险情:“(一)陈部主力将会合其在苏北的三个纵队,夹击职部(蒋军下属谦称),而刘部则从西南方向牵制钧部主力各兵团,使不能应援职部,如此则击破职部后,再循序各个击破各兵团之企图,已甚明显。(二)四面八方均有敌情,备左则右寡,备前则后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唯有效拿破仑的团式集中法,集结各兵团于徐州四周,然后掌握战机,趁陈刘大军尚未会合之前,而各个击破之。”

刘峙可能是生活太好,在抗战胜利后越发肥硕,反应也扁的迟钝,在黄百韬示警一个月后的11月4日,才在徐州召集军长以上将领开会,而在会上做报告的,恰好是“国防部”第三厅中将厅长郭汝瑰。

郭汝瑰一番报告把刘峙吓得直冒虚汗:苏联搬走沈阳兵工厂机器和用日本关东军四十个师的武器已经到了解放军手里,他们又从沈阳缴获了一百二十万发炮弹,现在陈粟、流动要以全力打第七兵团了,你们应该迅速考虑增兵运河以东,第七兵团应集结兵力准备应战。

刘峙吓得麻爪,黄百韬更是心急如焚,他在当天下午就向刘峙提出了“乌龟战术(这还是陈士章回忆文章原文)”:“集结各兵团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备战,深沟高垒,各兵团互相衔接,放弃海州,第七兵团撤往徐州。”

黄百韬的“乌龟战术”跟刘峙的“坐猪战术”恰好相悖,咱们这里有必要复述一下刘峙的“坐猪战术”:遇有攻击,便把屁股偎依在墙壁,让你抓不着尾巴,终于把它无可奈何,弄不好,尖牙利齿,给你一口,咬住了就不放。

如果王耀武此时没有被俘,肯定会捧腹大笑:莱芜战役,李仙洲的五万头猪被人家一夜之间全都抓住,刘峙这是准备了八十万头猪,但不知几天能被抓干净?

刘峙的意思是过一天算一天,主动放弃海州是不可能的,老蒋是要骂“娘希匹”的,所以你黄百韬不能动!

在撤与不撤的问题上,黄百韬跟刘峙邱清泉足足争论了四天半(邱担心自己侧翼不安全,也不赞同黄百韬撤离),直到11月8日,刘峙才允许黄百韬从运河铁桥撤往徐州。

当时黄百韬兵团共辖有第二十五、六十三、六十四、一〇〇等四个军,又临时指挥第四十四军,五个军同走一架运河铁桥,队伍拉成数十里的一字长蛇,遇到袭击肯定首尾不能相顾,这跟黄百韬的“乌龟战术”完全背道而驰。

黄百韬的大撤退成了大搬家,陈士章回忆:“第四十四军因拖带行政机关人员、职业学生、地主等十余万人,行动迟缓,六日始到城头。第二十五军到八日始得由阿湖开始西撤,通过铁桥时,铁桥又被第四十四军所拖带的非战斗人员的大车、小轿、箱笼、行李所阻塞,部队无法通过。”

还没通过运河铁桥,陈士章的二十五军就已经被消灭了一半,黄百韬的乌龟已经被打折了一条腿,更悲催的事第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走到大许家就不走了——黄百韬让他去守的土山,据说就是关羽被围而约三事降曹的土山,他认为很不吉利,一屁股坐下再也不可能挪窝,估计是又想起了刘峙“猪的战术”。

黄百韬命令刘镇湘赶紧行动,“国防部”却不失时机地发急电帮倒忙,估计那电报又是郭汝瑰起草而老蒋或顾祝同签发的,电报大意是说第七兵团未过运河,已失相当力量,而且这样凌乱,恐继续西进,被解放军尾追,陷于溃散,所以还是在碾庄圩略加整顿,如能击退敌人再走亦可。

刘镇湘有“国防部”电报撑腰,当然更不肯走了:“既有命令,为什么还要走,打垮了敌人之后再走不好吗?反正是要打的,为什么一定要到大许家再打呢?”

上边有司令刘峙,下面有军长刘镇湘,二刘都想采用猪的战术,黄百韬的“乌龟战法”也就成了镜花水月,他只能对着陈士章欲哭无泪:“反正是个完,突围做什么?送狼狈样子给邱清泉看着快意吗?不如在此地一个换一个地打下去,最后不过一死,也对得起党国和总统、总长,叫黄埔同学看看,也好鼓励他们以后不要再钩心斗角地只图私利。万一党国转危为安,也是我们的贡献。”

黄百韬想战死,陈士章却不肯陪葬,他丢下黄百韬自己跑掉了,他跑掉的唯一意义,就是向杜聿明和文强报丧,文强在《口述自传》中回忆:“碾庄圩没有什么炮火的声音了,黄百韬十几万人已经失败了,二十五军的军长陈士章从碾庄圩逃过来了,他告诉我们,黄百韬自杀了。”

黄百韬饮弹自尽,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始末》认为老蒋应该负主要责任,李弥和邱清泉救援出工不出力也该受罚,他和刘峙都是有心无力——老蒋有时候会越过他们直接给各兵团司令甚至军长下电令,徐州“剿总”的正副司令,倒成了多余的。

杜聿明的说法是否属实暂且不论,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一定会对黄百韬的“乌龟战术”和刘峙的“猪论”有一个公允的评价:在您看来,如果刘峙早一点放弃“猪的战法”而采纳“乌龟战术”,黄百韬是不是能晚一点被歼灭?您给刘峙和黄百韬的战略战术水平,分别打多少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70868ff1c1333b50efbe5d0718115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