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虎毒不食子,这句话放在皇室当中形同虚设。前有汉景帝逼迫亲儿子刘荣自杀、高宗赐死李忠,后有康熙废除太子,将其幽禁在宗人府。
在亲情面前,为何皇帝都会如此心狠手辣?我们不妨将自己代入一下,如果你是当朝皇上,你有一个被群臣拥立的儿子当了太子。
此时你已经老了,想要改革吏治,但却因为种种局限而无法实施新政。于是你将所有希望寄托给太子,希望他能够继承大统,以此来复兴王朝。为了培养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你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给了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的权力越来越大,身边也聚集了许多人。在这当中,有不得你重用的谋士,也有一些被你极力打压想要摄政的富商。
为了得到太子的信任,你发现他们天天变着花样想要讨好太子,作奸犯科无恶不作。除此之外,那些人给太子送的奇珍异宝,连你自己都未曾见过,而且整日有人在你这里打探消息,想要知道未来的储君是谁。
为此,你略感失望,觉得这个太子过于势利。但在多年的感情和培养下,你还是选择相信了他。
多年之后,你来到了60岁。这几年来,你有了新欢,而且还生下了小儿子。为了奖励这个嫔妃,你将其升为了贵妃。这一切都是非常合乎常理的,但在外界看来,你有意新立太子。在这种情况下,你又听到风声,称太子预谋造反。
为了皇家的和气,你下令将造谣之人抓了起来,并关进了大牢。但这样做,不仅没有让太子感到舒心,反而让他变得更加紧张,认为你是在杀鸡儆猴。一天,你感到皇宫大院中甚是无聊,于是带着贵妃到风景佳丽的地方去游玩。
你走之后,便将监国之权交付给太子,同时也留下了一些耳目,想要看看太子的表现如何。但刚离开京城数月,你突然听说太子联合几个身居要职的舅舅已经幕后准备谋反,此时你该怎么做?
你是皇帝,你该如何面对太子谋反?
但刚离开京城几个月的时间里,你突然听见探子说太子紧张和他舅舅等几个亲家闭门夜谈,好像在谋划些什么事情。此时你慌了,你突然想到,太子娘家人在京城中都身居要职,掌管着城中守卫。除此之外,他身边还有一个老谋深算到的老师。
这时你才醒悟过来,太子可能蓄意谋反。你身边的谋士也在为你出谋划策,认为应该调动附近的军士一同返城,然后拿下太子治罪。
但你却拒绝了这个决定,在你看来,你和太子感情很深,而且是父子关系,太子必不可能做出弑父的事情。因此,你带着出行时的原班人马打算返回,并决定找太子好好谈谈,皇位将来肯定是他的,想让他不要乱想。
正当你走到一半的时候,太子突然带着军队出行在你面前。然后,他以有叛乱为由,接管了你的车队。
你有点慌了,但此时想要调集军队已经晚了,但你还是认为你和太子感情深厚,自己最多被逼禅位而已。很快,你到达了行宫中,发现外面早已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兵。
此时你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同时发现太子带着自己舅舅已经老师等一大批人往行宫赶来。你知道大局已定,太子势力已经根深蒂固,于是便打算让位给太子,同时希望能够安度晚年。
但此时,你看见太子老师和太子在交头接耳说些什么。虽然没有听到具体内容,但你也能猜得出来,太子老师是在劝太子如果不除掉后患的话,你将来会反扑,届时太子将不保自己的小命。
太子的难言之隐
在太子老师的一番言语过后,你发现太子满脸张红,剑在手中握得更紧。然后,用一副身不由己的表情看着你吗,希望你能够理解他所做的一切。
慢慢地,站在你对面的太子开口了。称皇上被奸臣害死,只有杀死谋杀皇上的奸臣,就可以放掉其他人一马。你身边的大臣和侍从都蒙了,只有少数人看得出来太子这样做是为了杀人灭口。当然你也看了出来,但是你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一瞬之间,你看到无数乱箭和大火向自己行宫袭来,你也迎来了自己最终的结局。
儿子杀老子,这在封建王朝中并不少见。有一家话讲得好,无情最是帝王家。在皇室中,感情是最卑微的一样东西。相反,权力大于天的皇位,才是众人觊觎的。
不少人为了这个位置,都挤破了脑袋。而为了这个位置,难免会出现同室操戈,互相攻伐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身为太子,也随时可能被人挤下来。
毕竟皇室兄弟众多,竞争压力大。就像康熙的二儿子胤礽,他两次被废,两次被立。而最终被废除的原因,就是因为造反。因为他已经到了三十三年的太子了,身边还有这么多优秀的兄弟。他担心自己未来无法继承皇位的话,可能会遭受其他兄弟的打击和报复。
但胤礽的能力确实不足,造反最终没能成功。如果胤礽当时真的造反成功的话,康熙和一种子嗣估计无一幸免。这也是为什么古大皇帝总是会杀自己儿子的原因,因为大部分太子看到局势不利时,都会选择用强硬的手段来逼宫。
所以,当皇帝发现自己儿子身边聚集了一众能人异士后,都会对其加以提防,随意杀掉自己儿子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