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中国全部战争的一类人,和平时期被压迫,混乱时负责点火

2022-03-27   适应生活

原标题:参与中国全部战争的一类人,和平时期被压迫,混乱时负责点火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真正亡于农民起义的,其实并不多。从陈胜、吴广开始,农民起义大多只是充当一个导火索的角色,真正能够问鼎天下的,往往是原先的贵族豪强。

农民起义摧毁的是朝廷权威和军事威慑力,为了扑灭农民起义,朝廷不得不放松地方的军事自主权,培养出大批的军阀。然后,军阀们相互PK,胜出者便可以改朝换代了。

最典型的是东汉末年,精彩纷呈的《三国演义》,描写的不就是三家最大的军阀吗?还有隋末胜出的李唐,和隋朝皇帝本是很近的亲戚,因此历史上常把隋唐放在一起,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继承性。

真正的农民起义夺取天下的,似乎只有元末。参与逐鹿的义军首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等,都是穷人出身。其中的原因是蒙古人把前朝的贵族豪强早消灭光了,而元朝本身的军阀同样是起义军消灭的对象,没有调和的余地。

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规模很大,造成的结果是不但终结了唐朝,还使中国再次分裂了数百年,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直到元朝才完成。与汉、明等朝代不同的是,唐朝的军阀不是在农民起义后产生的,而是安史之乱时已经有了。

在古代的通信和交通技术条件下,边防军完全听命于中央是不现实的。这就使得唐朝只能用节度使制度来保卫边疆。每个节度使拥兵数万,在自己的防区内有对外作战的权力。

这种制度是唐玄宗自己带头破坏了,玄宗让安禄山兼任三镇节度使,兵马超十万。而朝廷的禁军又多年未战,缺乏战斗力。所以安禄山起兵后,为朝廷平叛的只能是其他节度使。

为了提高节度使们的积极性,唐玄宗又出了个昏招。允许他们把攻打下的叛军地盘变成自己的。于是,一大半藩镇在战后变成了军阀,对朝廷爱理不理,常有人自行称王,甚至多次攻陷长安。

唐朝的后半段历史基本上就是朝廷和藩镇之间的博弈。遇上了英明能干的皇帝,藩镇会比较收敛一点。否则,藩镇便无法无天,过把皇帝瘾也是常见的。这种脆弱的平衡直到被黄巢给彻底打破。

黄巢不是农民,家里有钱,是个盐商。那时候能够占据一块盐田,跟现在家里有矿是差不多的。盐是必需品,只要阻止外地盐进入,想卖什么价钱都可以。

黄巢是个屡考不中的秀才,还练过武,属于初级的文武双全型人才。公元874年,河南发生大规模的旱灾,另外一个私盐贩子王仙芝首先发动起义,攻陷数州,声势颇大。

黄巢一看机会来了,带领子侄八人,聚集起数千盐帮和穷苦百姓,也树起了反旗,很快和王仙芝合流。中原遍地是饥民,起义军越来越壮大,引起了朝廷的震动。

派来镇压的唐军大部分是藩镇军队,虽然战斗力仍然远强于起义军,但藩镇们不愿意与起义军拼死作战,一来怕损伤自己的实力,二来怕立了大功,反而被朝廷卸磨杀驴。

起义军采取流动作战的策略,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在中原大地上四处出击。这个时候,私盐贩子的局限性暴露了出来,王仙芝想招安,得到朝廷的官职。黄巢坚决不同意,两人由此分裂。

王仙芝的招安之路走得也不顺畅,他想做节度使,朝廷却只肯给些小官。双方谈谈打打,王仙芝的实力受到很大的削弱。最终在黄梅被官军彻底击败,王仙芝被抓后斩首。

黄巢这下成了最大的起义军领袖,整合王仙芝的剩余兵力后,黄巢被推举为黄王。但是,接下来的战斗越来越艰难,黄巢屡次被藩镇军队击败,不得已只好投降。

通过这次投降,黄巢发现南方的藩镇比较弱小,便重新反叛,一路南下,打到福建和广州,并打算在广州建立根据地,与朝廷对抗。黄巢的眼光果然很准,起义军顺利到达广州,占据了这个外贸大港。

但是,他的部下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华南的潮湿气候。又碰上广州瘟疫流行,义军死者近半。在部下们的强烈要求下,黄巢不得不重新向北方出发。由于在广州得到了物资和金银的补充,黄巢这次的目标是帝国的心脏长安。

黄巢人马经过一路的滚动式壮大,到达洛阳时,已经有好几十万。洛阳不战而降,潼关天险也没有挡住他们。公元880年12月5日,黄巢军队攻进长安,唐僖宗慌忙逃出城,文武百官全成了俘虏。

12月12日,黄巢称帝,国号“大齐”。前几次来长安考试都没有成功,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这把龙椅,似乎天下已经是他的了。

对于长安陷落,唐朝皇帝早就习惯了,一点也不妨碍他们调兵遣将发起反扑。这回皇帝是真下本了,各路藩镇的精兵纷纷赶往长安。黄巢刚刚建立大业,却马上就要夭折了。

起义军与唐军数次交战,损失惨重,军纪也荡然无存。不过唐军也不比起义军更好到哪里去,百姓夹在中间反复遭殃。黄巢最终不敌,逃出长安,败退到陈州。

起义军的一员将领朱温,中途投降唐军,后来由于镇压起义军得力,被赐名朱全忠。正是这个朱全忠将在20多年后终结大唐王朝。

公元884年,黄巢在山东兖州被外甥林言所杀。余部一直坚持到十年后,才被完全消灭。黄巢起义使唐朝最后一点的遮羞布都被扯了下来,各路藩镇再也不受朝廷节制。

在镇压黄巢的战争中,朱温、李克用凭借战功成为中原的主要两大势力。唐亡后,他们分别建立了后梁和后唐两个政权。五代十国中的很多政权,原本都是唐朝的藩镇,趁机自立建国。

最让人遗憾的是,北方的契丹趁着中原板荡而崛起。后晋的石敬塘为了称帝,又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宋朝没有能够完成华夏的再次统一。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