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美甲、裸辞…李雪琴学霸同学走红,吸粉400万:考北大吧,一份鸡腿饭才7块

2023-11-24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原标题:纹身、美甲、裸辞…李雪琴学霸同学走红,吸粉400万:考北大吧,一份鸡腿饭才7块

一则短短6分钟的视频。

没有反转冲突、没有炫富爽感,却迅速霸屏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朴实的镜头下,一直被视作“人生赢家”的李雪琴少见地袒露出不安与自卑。

而令李雪琴卸下心防的,恰恰是和她有着相似出身的高中同学——在下辉子。

北师大毕业,高中是辽宁省首批重点中学本溪高中。

所在班级也是强到令人难以想象——

同时诞生了省文科和理科状元,连成绩倒数第二的也考上了华南理工,几乎人均985

学霸班本就自带热点,再加上10年的期限——

毕业十年,高考考得最好的那些人都怎么样了?

不出意料,“高中同学盲盒”系列爆了,涨粉400万,全网播放量接近1亿。

而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祛魅。

剥离学霸光环,原来当年考得最好的那批人,也和普通人面临着共同的困境

也因此,李雪琴一句轻飘飘的话语,会在瞬间就戳中普通人的心。

“听很多朋友说,过了30岁人就会变得松弛。

我很期待30岁的生日一过,蜡烛一吹我眼睛一睁开,我一下人松弛下来了。

我特别期待三十岁!”

可正如学霸们的“10年之后”,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困在过去,有人偏离航道

我们都对现状不满,寄希望于未来的某一天。

那一天,真能如愿以偿吗?

01

比较

凡走红,必惹争议。

每期下面都有网友在哓哓不休地争论“谁过得最好”。

于是就有了最新一期里的这一幕:

女生坦言母亲千叮万嘱过自己,千万不要接受辉子的专访。

原因无他,前面的标准实在拔得太高了

比如,自嘲是“北大废物”的李雪琴。

凭脱口秀节目一举成名后,录综艺拍戏接广告,实现了多数人不可企及的阶层跃迁。

比如,当年辽宁省高考前十的魏新元,被港大经济金融学录取。

毕业后在私募基金工作,仅用几年的时间,就达成了这一代年轻人渴望的躺平目标。

20年前,魏新元同学家里有辆玛莎拉蒂,他在现实生活里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车。

当时,他想要是有一天能买得起就好了。

20年后,他坐在玛莎拉蒂上笑着说起这个儿时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她、和他都是从应试教育里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也都是世俗定义上的成功者。

这样的成功人士,在这一系列里不乏其人

那些普通人梦寐以求的“求职圣地”——魔圈所、四大所、大厂,犹如报菜名般悉数亮相。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走上了一帆风顺的路。

像刚刚从互联网行业裸辞的朱凌萱,每天都焦虑得睡不着觉。

她当年的分数本可以上人大,但最终阴差阳错地选择了对外经贸大学。

而那些遗憾和郁闷却始终挥散不去:“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但人好像越来越不快乐。”

时间飞快流逝,女生和家人却还被困在过去,设想当年要是更努力,现在应该会更好。

可人一旦往回看,本质就是拿当下的现实生活与虚无缥缈的未来作比较。

借由不断美化的过去展望不可能的未来,丢失的只有当下的真实。

好比有网友逐帧分析嘉宾的微表情、吃穿用度,去比较谁过得最快乐、谁过得最好。

回到开头,女生母亲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把生活被浓缩为5分钟的短视频,本就是有局限的,又怎么经得起被审判、被比较。

正如哲学家马丁·布伯所描述的:头脑很容易追求二元对立,会对人和事进行评判、分等级、过度追求完美和深刻,而忽视了当下生动而真实的生活。

更何况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

有人喜欢勇攀高峰,这是快乐;有人喜欢留在平原,这也是快乐。

同样是北大毕业的玮姐,在几乎每个人生关键节点,都做出了违背“常识”的决定。

放弃北大保研资格,投笔从戎驻守海疆;又毅然从体制内辞职回家当全职妈妈。

如今重返职场,当实习律师。

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可惜吗?

玮姐的回答是:“不能说北大毕业都要去勇攀高峰,我只想过简单的家庭生活。”

说到底,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

不管别人的人生是好还是坏,我们每个人最终都只能过自己的生活

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走来,在短暂的交叉后,又各自朝着迥异的方向离去。

人生本是旷野,而非轨道,没有人能够预知终点。

那则视频结尾,挨过社会毒打后,朱凌萱那被暂停的时针反而开始转动起来。

“以后再也不要比较了,今后的人生没有人可以强迫我跟别人比较”。

02

和解

然而,我们都知道人生不是单行道。

或是时代原因,或是个人原因,我们总会在某个节点调转方向。

特别是当下的时代,充满着各种不安定的因素,我们忽然惊觉,原来稳定是一种动态。

我们只能在不断运动的生命里,寻求一条与自己和解的道路

比如那个不爱上体育课的女生,苏钰。

误打误撞成为了体育记者,干着光鲜亮丽的工作,可以采访奥运冠军和体育明星。

但在别人的艳羡里,只有苏钰知道自己内心究竟有多么痛苦。

她想做时尚编辑、想做综艺,偏偏却被划入自己没有任何兴趣的体育方向。

刚开始,她连赛制都看不懂,常常在电话里哭泣,逼迫自己去适应。

偶尔,她也会怀疑,假如自己再卷一下,是不是就能和班上那些学霸一样。

但后来,苏钰慢慢看开了,其实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过平平谈谈的日子。

她说,人不能活得太拧巴,要学会找平衡,否则就会很抑郁。

我们总是祈祷着天遂人愿,可事实上,事与愿违才是人生的常态。

另一方面,好和坏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也可以相互转化。

哪怕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也会在10年后,迎来人生意义上“迟到的叛逆期”。

自然付出的代价会比较大——延毕,但也不完全算是件坏事

直到临近毕业,那个曾经读书刻苦、性格乖巧的好学生,才真正地读懂了自己。

本来照原计划,北大法学博士毕业后,小睿会当老师,循规蹈矩地过完被安排的一生。

但他突然发觉那些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事,实际都是别人想让你做的、觉得你应该做的。

相反,自己本人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人生

而延毕恰恰是小睿争取的待机时间,纹身、美甲、画画……以新方式来体验人生。

于是,无论是赚钱买房、亦或是结婚生子。

同样的问题,小瑞终于得到了真实的答案:“都不是那么喜欢”。

有意思的是,这期视频反而成为了普通人照见自己的镜子

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在迷茫和懵懂中追逐未来,但有关于生活的想象却十分模糊

只不过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幸运,他们的叛逆期比想象中还要晚,更多的是对现实妥协。

就好像“小镇做题家”这个称呼,是年轻人处处碰壁、屡屡受挫后,抵抗焦虑的自我消解。

说来说去,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试错,但正确的标准是什么,也并不重要了。

哪怕是凡尔赛如李雪琴,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也只能果断放弃前者。

开着豪车的魏新元,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全年无休,居无定所,与失眠共存。

网上曾经流行过一首小诗:“有人看似走在前面,有人看似走在后面,但其实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究其一生,人的命题始终是学会与自己和解

03

答案

在这一系列视频里,有个特殊的例子——

阿舒,班里唯一的双非学生

当其他同学要么远赴国外留学,要么在北上广扎根的时候,阿舒的轨迹却截然不同。

普通地大学毕业,普通地留在当地当老师。

毕业十年,阿舒就消失了十年,隐藏掉自己的动态,不发朋友圈,不参加同学聚会。

许多年后,阿舒才坦然地说出那些年的自卑:“你们都考得太好了呀!我特别嫉妒你们。”

而一旦接受自己就是普通人的设定,那些不甘与懊悔也会在平淡的日子里逐渐消散。

现在的阿舒工作稳定,婚姻幸福,生活小康,每天晚上10点睡觉

简直过得不要太开心,嘴角仿佛根本没有下垂过,不管聊什么都带着爽朗的笑容。

阿舒这一期仿佛治好了大家的学历焦虑,其实这才是普通人应该有的生活状态。

但还是给大家泼一下冷水——

哪怕是班里唯一的“学渣”,阿舒的起跑线依旧高于大多数人。

会计类顶尖大学硕士毕业,985大学编制教师。

就这都是大多数人难以触达的高峰。

真正的现实是什么?

2020年,中国高考人数约1071万人,一本院校录取195万。

二本和专科院校共录取771万人,占总人数的70%。

这70%才是真正沉默的大多数人

《十三邀》

当然,说这些不是为了比较,而是说无论哪一种人生都只能是橱柜里的模型。

当我们判断哪种人生是应有的状态时,恰恰忽略了达到这种标准所要具备的先决条件。

时代风云万变,社会日新月盛。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普遍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中。

着急寻找那个能够快速改变现状的答案。

《十三邀》

这个社会早已无法给我们每个人提供标准答案了

曾经我们相信学历红利,但随着大学连年扩招,再优秀的学历也不够用了。

现在我们争相恐后地求上岸,但过去无数人的“铁饭碗”被砸得哐哐响。

选专业也是如此,如今张雪峰口中的“避坑专业”也曾是几年前抢手的香饽饽。

并非是想要给大家制造焦虑,而是提醒大家——

学霸的生活也好,学渣的生活也好,仅仅是提供了一种视角。

即使在同样的大环境下,大家面临的困境大同小异。

但生活的标准答案只取决于我们自己。

任何建议、任何参考,都不能代替内心真实的感受而做出选择。

未来会有种种不如意,烦恼也必不可少,但谁也不必活成所谓的标准模板。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得主鲍利斯曾说过:“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而当下的瞬间是不确定的时代里,唯一能由我们自己把握的。

因此套用里《有生之年》里的一句台词,送给隔着屏幕相遇的你和我。

不论你现在过得快不快乐、是否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还是有没有走出眼前的迷茫。

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真的谢谢你了

《有生之年》

资料来源:

@在下辉子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58fa47952827b626f9ea6e011c8c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