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焖笋上的白色斑点是霉菌?!宁波人做了个实验,结果…

2020-04-09   镇灵通

一声春雷

唤醒蛰伏已久的春笋

对于吃货来说,春天吃笋是一件大事,煮蒸煨炖都适合。其中油焖笋更是一道名菜,是宁波人绝不可错过的春令美食。

但是近期,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个别真空包装的油焖笋在打开后,笋上面附着白色的斑点,看上去像是长出了霉菌。

安全起见,很多人往往会放弃食用这类油焖笋罐头。

——先别急着丢罐头!

昨天,我们在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通过一个科学实验来告诉大家真相。

白色斑点是不是霉菌?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寄生或腐生。

同其他真菌一样,霉菌也有细胞壁,有的会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

后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那么,罐头油焖笋上的白色斑点是不是霉菌呢?通过实验就可以获得真相。

实验1 霉菌检测

实验方法

依据《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进行检测。

实验方案

实验室人员随机选取了市面上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真空包装油焖笋,根据《GB 4789.26-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商业无菌检验》先进行初步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商业无菌要求。

图1.3个油焖笋样品

图2.霉菌污染的3个样品

接下来,选取真空包装油焖笋样品3个,其中2个无白色斑点,1个有白色斑点。分别进行检测后,对3个油焖笋样品用霉菌标准菌株进行人工污染后培养。

随后按照《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要求,分别取带有白色斑点的样品以及3个经人工污染培养后的样品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

检测人员对上述带白斑的可疑样品先进行肉眼观察,发现这些白斑表面干燥无凸起,类似“糖霜”,将可疑样品转入显微镜镜检发现,白色斑点类似结晶类物质,未发现霉菌菌丝和孢子,检测结果可视为阴性(未检出霉菌),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

而3个经霉菌污染后的样品,则均检出了霉菌。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

通过对经霉菌污染后的3个可疑样品肉眼观察发现,在笋的表面有明显的霉菌菌落形成,表面形态符合霉菌特征,将长有霉菌的样品镜检后,发现明显的霉菌菌丝和孢子。

图3.3号带白斑样品表面白斑镜检视野(*100)

图4.霉菌污染样品镜检视野(*100)

实验结论

综合对3个油焖笋样品的霉菌检测实验和显微镜镜检实验,研究表明油焖笋上的白色斑点并非霉斑。

氨基酸含量和白斑有没有关系?

考虑到鲜笋富含各种氨基酸,在油焖笋加工过程,带白斑的与不带白斑的在氨基酸含量上是否有区别?

我们用另一个实验来告诉大家答案。

实验2 氨基酸含量检测

实验方案

实验室采取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对采集的3批次油焖笋样品参照《GB 5009.1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16种氨基酸含量的检测分析。

实验结果

其中1号、2号油焖笋样品表面无白色斑点,3号油焖笋表面有白色斑点,具体氨基酸检测结果见表3。

实验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油焖笋天冬氨酸、谷氨酸、 酪氨酸含量较高, 3号油焖笋中的氨基酸总量高于1、2号油焖笋氨基酸的含量。

生活小提示

油焖笋有时出现白色斑点是正常现象,不是传言的“发霉”。

油焖笋富含氨基酸,营养价值高;有时出现白色斑点,不影响其营养价值。

油焖笋罐头的购买技巧——看该油焖笋的品牌、标识和外观。因为一部分产品看不到内容物,我们首选优质品牌的产品,标识的生产日期越新越好,产品外观要求外包装不漏气,包装图案清晰完整,外包装有锈迹的不要购买。也可敲铁罐头底部,声音清脆为质量好的,声音浑浊、发空说明罐头内部容量不够,气体较多。打开后的油焖笋要求颜色呈黄色,有光泽,汤汁正常无异物。

来源: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