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香火和许愿。”
这个春天,年轻人不再涌上山野,不让繁花迷了眼。
而是选择焚香礼拜,佛性禅心。
雍和宫开始限流,灵隐寺手串限购,
全国各大寺庙陷入人海,被围堵的水泄不通。
图源:@恩好Ura
有数据显示:
今年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
其中90后、00后占比近50%,成为主力。
网友戏称: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
在做题和作弊之间,年轻人选择了做法;
在求人和求己之间,年轻人选择了求佛。
既不躺平,也不内卷,主打真诚,积德累善。
寺庙也成了年轻人心中的诺亚方舟。
绝美寺庙 藏不住了
比起信奉,比起灵验,
起初打动年轻人愿意虔心前往的,必定是那宁静致雅、古朴秀美的景观。
自古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兴福寺 图源:@Ziqi
香山居士白居易赋颂《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图源:@了凡
超凡脱俗的景象,是众多文人墨客笔下常客。
也让如今的年轻人们心向往之。
天台山国清寺
千年古刹,依山就势的国清寺,散落四处,
香烟缭绕,曲径通幽。
图源:@Sophie
斑驳陆离的古墙,青苔密布的古树,
处处都是时间的印记,岁月的沉浮。
缓缓抚平每一颗焦躁不安的心。
图源:@阿莫子
杭州灵隐寺
总有人喜欢雨天去灵隐寺。
天空被雾气笼罩,空气里漫着青草香。
图源:@无常
梵音伴着落雨,滴答滴答......
飘忽之间,林涧若有灵。
图源:@无常
泉州洛伽寺
“海上生庙,庙里看海。”
洛伽寺,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寺庙。
橙红的寺庙连接着蔚蓝色的海岸线。
图源:@艺集果
潮起潮落,浪花拍打掉了世间繁杂,
充斥着的是数不尽的遐想与浪漫。
图源:@小玻璃
漳州灵通寺
悬崖峭壁上的寺庙,北有悬空寺,南有灵通寺。
坐落“闽南第一山”灵通山,其景“雄、奇、险、幽”。
俯视万丈深谷,危岩深涧,仰望巨石擎天,云雾缭绕。
图源:@TOOJIANG酱
在湿润的雨季,还能一睹“珠帘化雨,千米飞瀑”的今古奇观。
图源:@城市穿梭客
中国大小寺庙数万座,
在燃烧旺盛的香火里,摆放着每一个人的情感寄托。
开卷的寺庙设计
近年来,寺庙的设计也十分出彩,频频出圈。
南京大报恩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历史悠久的大报恩寺则位于四百八十寺之首,
琉璃塔而闻名,又消失于战火。
约翰·尼霍夫出使中国素描记录下的大报恩寺
如今原址重建,古今交融。
虽然技术失传,无法再复原成建立之初的样貌,
重新设计也赋予了大报恩寺新的生机。
新建的大报恩寺通体玻璃幕墙拟作琉璃宫,
现代科技与古老宗教结合,令人惊叹。
寺庙内部更像是一座博物馆,霓虹闪烁,赛博礼佛。
图源:@nionio爸
图源:@大宁
建成之日起,140盏长明塔灯常亮,每天耗油64斤,昼夜通明。
用光纤和8000多个水晶珠子串成的3D立体佛首,震撼无比,
一尊铜质的玄奘面朝佛首,冥然兀坐,对望千年。
感觉空气都在此刻停止,下一秒便能穿越远古,同历史对话。
图源:@一个黄老师
南京牛首山佛顶宫
牛首山佛顶寺斥资40亿打造的佛教顶级建筑。
双穹顶设计,如同一件袈裟覆盖在牛首山上。
穹顶之下则是一大片水池,倒映穹顶。
图源:@Rachel@小包同学
富丽堂皇的千佛殿,严循佛教规格复刻,
运用了雕刻、錾刻、宝石镶嵌等多种工艺。
玉砌雕阑,精工巧做,每一处都极具奢华。
巨大的舍利塔安奉着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
一楼的禅境大关,释加牟尼佛像卧坐于巨型莲花之中。
镂空的穹顶,能够照射进日光。
佛光普照,熠熠生辉。
图源:@郑不乖
舟山观音法界
舟山观音法界也是耗资上亿构建。
世界上唯一以观音为原型的佛教圣院。
形如 毗卢观音,“圣坛及观音”。
苍穹之下,是直击心灵的洗礼与震撼。
走进去的瞬间,恢宏庄重的景象,感觉要被超度。
在圣洁的庙堂之上,汇聚信仰。
图源:@海边小噗
年轻人的苦,是燃不尽的香火
都说香火不旺,天下太平。
而寺庙游的火爆,是来自时代的无力感。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了我们一拳重击。
经济下行,大环境险峻,
offer被毁、公司裁员、房屋断供......让生活充满不确定性。
而年轻人不过是希望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下,讨得一个上上签。
在一次次陷入怀疑,陷入选择,
在清净的寺庙里,沉淀浮躁的心,去清晰我们自己,
不被环境束缚,重新出发,默默地理顺生活炸起的毛。
“我点高香敬神明,抵我心中意难平,
再把高香举过头,抵我世间万般愁。”
当一群学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长大的年轻人,
将希望寄托在佛堂,靠礼佛摆脱焦虑。
却被视作不努力,不上进的时候,
又可曾想过年年增加的毕业生,在面临面临着工作饱和,劳动力过剩......
没有社会技能,只鼎力前行,继续深造,努力上岸。
用时间累积,用所有的运气,拿上那个所谓舒适圈里的“铁饭碗”。
无非是在面对现实压力,无奈于凭努力也难以逾越的,那条无形的“鸿沟”。
年轻人在内卷和内耗中,把寺庙当成缓释焦虑的地方。
而后再次前行,披荆斩棘。
图源网络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