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烈士”,终身残疾却拒绝国家供养,从不为子女谋私,他是谁

2023-08-07   渺茫的风景

原标题:复活的“烈士”,终身残疾却拒绝国家供养,从不为子女谋私,他是谁

1971年的一天,从部队复员回到红旗煤矿的战士石永全,提着油桶到油坊里买豆油,当他拿到打好的豆油和油票时,突然被邮票上的印章所吸引,印章倒没什么问题,上面的名字他可再熟悉不过了,在部队当兵时对松骨峰战役宣传多次,里面牺牲的烈士名字他铭记于心,面前这位伤残老人,难道仅仅只是和烈士重名吗?石永全为了解开心中疑惑,问了老人几个问题,随后他急忙联系38军,隔天部队的首长便派军车将老人接到了军区。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又有着怎样的特殊身份,为何会惊动38军首长?

在油坊里打油的这位老人名叫井玉琢,出生在辽宁省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家里生的前几个都是女娃娃,忽然添了一个男丁,父母十分高兴,对这个儿子自然是格外疼爱,为了能给儿子起一个好名字,父亲特意找到当地有才学的老先生为孩子取名,老先生取了玉琢二字,寓意孩子可以长大成材。

当时中国时局混乱,各地军阀独大,在军阀的剥削和压迫下,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百姓都是靠租种土地维持生活的,碰上天灾的时候,庄稼地收不上来粮食,而且还要缴纳税金,这样的日子也是让很多老百姓过不下去,为了生存,只好出门乞讨要饭,井玉琢的家庭也不例外,父母带着他四处漂泊,一遍躲避战乱,一边去大户人家打工养活自己。

起初,由于年纪太小,井玉琢在地主家主要是放牛养猪,随着年龄的增长,便跟着其他长工一起做工扛活,就是因为太穷,可以说井玉琢从小是在地主的白眼和谩骂中长大的,残酷的现实生活让他不得不认命,甚至觉得过着没啥盼头,只要勉强凑合能活就行,井玉琢是认命了,但命运总是让人难以猜透。

抗日战争胜利后,土地革命席卷东北,地主被打倒,曾经那些无田无地的苦农户纷纷分到了自己的土地,而井玉琢一家也不例外,有了土地就可以种粮食,再也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了。当地为了巩固土改成果,捍卫革命果实,东北大农户纷纷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井玉琢也在其中。

当时已经三十一岁的井玉琢,刚结婚不久,而且还是家里的独子,按理来说他其实可以不用参军的,但他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解放军是一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军队,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应该奉献出一份力量,他毅然放弃了家乡安定的生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部队里,井玉琢的年龄算是比较大的,面对很多比自己小的战友,他也是自动带入老大哥的角色,帮助他们收拾内务,打仗时冲在他们前面,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好照顾好自己的战友。在平津战役中,井玉琢因作战英勇,从普通士兵升任为小分队的班长,在之后的渡江战役 以及广西剿匪战役中,他带领着自己的小分队屡立战功,收获一枚枚军功章。

到了1950年中旬,全国各地陆陆续续被解放,举国上下一片欢呼,有不少的战士也都选择复员回家开始新的生活,井玉琢也在其中,可就在彼时朝鲜战争爆发,我国边境的土地受到威胁,边境地区百姓的生活受到伤害,在毛主席的一声令下,我国迅速组建志愿军奔赴朝鲜支援,井玉琢听闻消息后,立即返回原部队,在誓师大会上,他高举右手跟着连长宣读誓言:“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反对美帝国主义残暴侵略,保卫祖国人民,我们志愿开赴朝鲜战场,为消灭敌人,争取胜利而奋斗”!随后,井玉琢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和大部队跨过鸭绿江秘密入朝作战。

1950年10月,志愿军到达朝鲜前线,随即发动了第一次战役,取得了辉煌战果,沉重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打得联合国军慌忙逃窜,我军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放过南逃的美军,彭司令命令38军军长梁兴初穿插迂回,直插三里所,堵住敌军的退路,而井玉琢所在的38军112师335团,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抢占松骨峰,封锁敌人逃跑的必经之地。

335团团长范天恩接到命令后,带着战士们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松骨峰,到达高地后战士们不敢停歇,立即找掩体进入备战状态,而这个高地是一个不高的小山包,除了几棵树什么都没有,没有掩体的保护,井玉琢和战友们被迫在敌人飞机大炮的眼皮底下作战,而且这次负责狙击的美军,他们可是大有来头,是美军陆军第八集团的第二步兵师,曾为美军立马汗马功劳,战斗力不容小觑,还有美军为了逃跑,调集了多家飞机和大炮蛋壳,这注定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殊死搏斗。

很快,难逃的美军出现在视野中,当敌人进入三十米区域时,身为副班长的井玉琢大喊一声“打”,随即就听见一梭子机枪声,一下子撂倒了二十多个敌人,敌人见山上有埋伏立即藏到坦克后面,命令坦克向志愿军方向发起轰炸,面对敌人的狂轰乱炸,志愿军并没有退缩,而是拼命地守住阵地,为后面的主力部队赢取宝贵时间。

美军的数百枚燃烧弹落到我军阵地后,原本凸起的山丘被炸为平地,而大批的战士在炮火中牺牲,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岗,井玉琢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倒下,内心充满了愤恨,端起手里的冲锋枪对着敌人疯狂扫射,在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然而敌人仍在负隅顽抗,发动最后一次进攻,试图抢占高地过松骨峰,志愿军们怎么会让敌人过去,井玉琢和战友们打光了子弹就上刺刀,从血泊中爬出来余敌人展开肉搏,有的战士冲向敌人拉动怀里的手榴弹同归于尽,有的战士抱着敌人一起滚下山坡,而井玉琢被敌人投下的燃烧弹点燃衣服,从头到脚都被火苗包裹,就算这样,他也要在临死前多消灭几个敌人,他浑身是火的扑向敌人,然后抱着敌人滚到了山沟里。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在清扫战场时,阵地上到处都是牺牲战士的尸体,最后只发现7位战士还活着,没有找到的战士都被认为壮烈牺牲了,其中就有井玉琢,其实井玉琢并没有死,只是滚到了山下,所以战士才没有发现奄奄一息的他。

到了半夜,井玉琢被寒冷刺骨的风吹醒,醒来时他整个人脑袋昏沉沉的,睁开眼后发现自己身上还冒着烟,他一动浑身传来撕心裂肺的疼痛感,心想自己肯定活不成了,只能躺在这等死了,没想到一波友军路过此地发现了他,急忙将他送到最近的战地医院,经过长达8个小时的抢救,井玉琢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却因烧伤脸被毁容,而且双手十指也被烧坏了。

根据国家部队当时的规定,井玉琢的伤势比较严重,属于二级乙等伤残,是不能再上战场了,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复员回家。其实井玉琢在办理复员手续时,组织根据他以往的表现和现状,给他安排了一份特别清闲的工作,可以一直干到退休,但却被井玉琢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大字不识几个,怎能担任得了办公室的工作,还不如把位置让出来留给真正有能力的人,而且他也不愿麻烦国家,最终井玉琢如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当初离开家的时候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没想到从战场回来,一脸伤疤,一双残手,妻子和父母看到后抱着井玉琢痛哭流涕,井玉琢却反过来安慰家人,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自己能活着回来就是最大的幸运了。在之后的生活中,由于井玉琢双手残疾,也没有多少文化,平日里主要靠种地为生,尽管家里过得十分艰苦,他从没有找组织寻求帮助,而且也不从宣扬自己打仗经历,后来在村里人的帮助下,井玉琢在当地的油坊里谋了一份差事,生活渐渐有所改善,也正因此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有了开头的一幕。

井玉琢身份被曝光后,军区领导立即派车将他接到军区,希望他留下,部队负责照顾,但还是被井玉琢一口回绝了,不过在他离开前,部队领导还是执意送给他,一百斤大米5斤白酒和五十块钱,或许在井玉琢看来这些礼物真的是太过厚重了,从那之后,他始终不愿再回部队。

1996年,井玉琢老人因病逝世。英雄虽然离开,但他的事迹和精神永不被忘记,向井玉琢老人致敬!向那些为国奉献的无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