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谛林审核/张子扬校正/知秋
受众所周知的原因影响,近年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受制于人的窘状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者的关注。
虽然我国芯片市场规模持续壮大,正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半导体市场,但在核心技术、核心设备以及核心原材料上仍然高度依赖海外进口。
例如EUV光刻机、大尺寸硅片、高端光刻胶,还有半导体产业链芯片设计环节最顶端的工具——EDA。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不仅在EDA软件上受制于人,在另一款核心软件上同样如此,这款软件当属CAD。
日美法垄断全球
如果说,EDA是集成电路产业金字塔顶端的软件,那么CAD就是工业制造领域金字塔顶端的软件。
与EDA一样,CAD同样被应用于设计环节,但不同于EDA,CAD主要负责工业领域的工程图设计。
毫无疑问,在这类尖端设计软件领域,仍然是海外早早掌握先机,长期垄断全球市场。
据公开资料显示,195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CAD的概念,经过四次技术革命后,全球CAD市场几乎成为日美法企业的囊中之物。
自然而然地,包括达索、西门子等国际巨头,牢牢霸占着中国CAD软件市场,市占率一度超过90%。
面对海外巨头的高度垄断,我国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暗中突围。
国产暗中突围
12月8日中望软件官方宣布,该公司于12月7日正式发布了,我国首款支持Linux系统的三位CAD/CAM软件。
中望3D2022Linux专业版的诞生,意味着国产已经开始在3D领域发挥自主研发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日美法国际巨头对中国CAD软件市场的高度封锁局面。
诚然,中望软件在西门子、达索等外企的压制下,在国内市场只有不到10%的生存空间。
但据东方证券预计,在2023年全球CA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2亿美元,其中75%的市场正是中望软件进军的3DCAD方向。
或许不少读者会很疑惑,在发展空间不到10%、国内外技术差距巨大、CAD软件技术门槛极高的形势下,为何中国企业还要坚持攻关。
工业软件CAD为何如此重要?
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CAD的地位太重要,我国必须掌握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
虽然CAD的本质仅仅是一种辅助类图文处理工具,但这个工具牵扯到机械、电子、航天、建筑、化工等多个重要领域。
作为产业链顶端的核心设备,一旦海外对我国实施限制出口,或者直接断供,我国上述领域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防止这种极端情况的发生,CAD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则是,全球正在走向完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CAD的作用或者说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人工智能、5G、量子计算风口的爆发,会带动各个产业走向高度现代化,这意味着,CAD的应用市场会不断扩大。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即便是普通的项目也会应用到这类设计软件。
对此,东方证券研究所也给出了预测数据,在2028年,全球CAD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38.3亿美元。
单从数值上来看,全球CAD的市场规模不算大,但就是这个不算大的市场,能够撬动几乎所有行业。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和考虑,我国都需要在CAD软件的突围和赶超上多下功夫。
诚然,现阶段国产CAD与进口CAD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笔者相信,早晚有一天国产CAD会在强大内需动力的作用下,将中国市场从外资手中夺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06b4d1ce92d2919984ea13c8500fb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