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有数据显示,目前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全球约有50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有一半在中国。由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寿命一般不受影响,但疾病无法治愈,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患者也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功能障碍。帕金森病的康复介入可以有效地增强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状况,延缓疾病的进程。但在实际中,许多人对帕金森病并不了解,对于帕金森病的康复介入也存在很多的误区,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帕金森病康复的那些误区!
是不是只要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就需要康复呢?
专家解读
答案是肯定的。帕金森病的康复不仅仅是治疗,更重要的是康复的管理。对于患者而言,疾病无法治愈并且会逐渐加重,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的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介入是从躯体功能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学会康复管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更安全方便地生活。例如,一个存在一定程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忘记吃药或是忘记完成吃药的具体步骤,我们就可以给患者列出操作的步骤,贴在显眼的位置,患者就可以根据提醒正确地完成吃药这件事。这个过程既是患者对自己生活的管理过程,更是一种认知的重复训练。
帕金森病治疗是以药物为主,康复就没什么用了?
专家解读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帕金森病临床治疗虽以药物为主,控制其病情的逐渐加重,但是疾病所带来的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的影响,需要康复的介入。康复的介入不仅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更能有效地延缓疾病的进程。所以,康复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
帕金森康复只要手脚灵便了,就可以回家了?
专家解读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需要依据患者的Horhn-Yahr分期,详细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手脚不灵便只是众多功能障碍中的一种,虽然有些患者在服用药物后,症状有很大的缓解,以为自己的功能障碍就不存在了。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许多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开关”现象,功能障碍依旧存在,药物可以暂时控制症状,功能状况的改善却需要持续的康复介入。是否回家,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需要专业客观的康复评估,而不是主观臆断。
帕金森病康复可以在家里进行吗?
需要客观评估患者的状况。帕金森病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处于Horhn-Yahr分期不同的时期,其表现出的功能障碍,以及康复方案都是不同的。轻中度症状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专业正规的康复治疗后,可由康复团队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居家康复方案。而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仍需要以住院康复为主,便于系统、全面、持续的康复治疗,才有可能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居家康复一定的时间后,患者都需要做定期的复诊和康复的再评估,以便调整康复方案。
帕金森病康复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
专家解读
帕金森病的康复无止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患者的康复方案。但是并不是说患者需要放弃以往的生活,一心投入到康复中来。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大多是融入在患者的生活中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重建生活,将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使得患者能够最大程度地独立、有尊严而快乐地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所以,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最低就是康复的目标,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要鼓励和帮助患者正常生活。
只要病人没有卧床不起,可以不进行康复。就算卧床了,有家属照顾饮食起居就可以了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并没有太多的临床症状,疾病对生活影响也很小。但是随着疾病的加重,各种功能障碍就会表现出来,影响患者独立生活。而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就需要康复介入,提早预防后期会出现的功能障碍。并且,每个人都有权利成为照顾自己的专家。患者不仅有独立生活的需求,更有追求有尊严而快乐地生活的需求。若只是由家属照顾饮食起居,患者的生活能力将会越来越低,功能退化将会加速,疾病的进程也会加快,更不利于患者的健康,个人尊严个价值也无法得到体现。因此,在疾病早期进行康复介入,对于患者长远独立有尊严地生活大有裨益。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晏光林)
审核: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