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有兄弟姐妹,自己也经常与朋友们一起谈起各自的兄弟姐妹,很多时候,都是无比骄傲,无比自豪,无比幸福的说:“我有两个姐姐,我是最幸福的人。”
有一种陪伴,叫手足之情。大姐比我大五岁,二姐比我大一岁,这个年龄差一辈子也不会改变了,小时候一起长大,现在都一起步入中年,将来的我们还会一起步入老年。
我与大姐的故事(她为了两个妹妹,放弃了继续读书)
大姐因为在家里是老大,小时候,我和二姐天天跟在她屁股玩,别人家兄弟姐妹经常打架,而我们姐妹三,几乎很少打架,这也源于父母的教育。
父母家规:老大穿新衣服,老二老三不得眼红,老三多吃一份好吃的,老大老二不得眼馋。老大必须让着老二,老二必须让着老三。父母派给的家务活与农活一起干。
我的童年都是在父母与姐姐的呵护下长大,除了很少穿新衣服,亲情我是这世界上得到最多的。
大姐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那时候一个村考上了就两个人。父母却犯了难:二姐六年级,我五年级。那时候我和二姐学习都名列前茅。父母心里盘算着,如果三个孩子都将来上大学,凭着家里几亩地,是万万供不起的。
他们做出了让他们到现在都愧疚的决定:劝说大姐放弃学业。
我也不知道父母与大姐到底说了什么,大姐哭了好几天,终归没有去上高中,当时的我和二姐去和父母说:我们不上学了。父母只是说:不用管了,她们心里自有打算。
父母对大姐的补偿是托人去了县棉纺厂,又给买了非农业,意思也就是,不会让大姐这辈子种地的。
大姐干了几年,又认识了大姐夫,结婚生子。到后来,县棉纺厂倒闭。她们一家三口又一起来到我现在生活的市里,从事着普通人的工作,直至到今。
现在的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会聊起这段时光,偶尔问大姐:你没有后悔父母当初的决定吧?没有去读高中,上大学。
大姐总是摇摇头:没有。就是上大学,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现在也挺好的。在市里,有房子,有车子,挺知足的。
但我分明看到大姐每次说这些话时,神色黯然,眼睛里透漏出不知是委屈,难受……她的说说笑笑也不自然,然后立马岔开话题。
我想:她心里虽然接受父母安排的命运。但终归心里的大学梦是她一辈子的遗憾。
我与二姐的故事(她在家替我们守孝道,一直到今)
二姐也有一个上大学的梦想,可偏偏老天爷与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上初二时,大量脱头发,父母领着二姐去市里医院检查,检查结果颇让人吃惊:营养不良,用脑过度,压力大。
父母拼命给增加营养,又告知二姐别努力学习了,后来花了很多钱,终于治好了。二姐上了高中半年,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一直认为,可以学业有成。
可老天爷故意和二姐过不去,高一下半年,又开始大量脱头发,去医院检查,医生无可奈何摇摇头:别上学了吧,不是上学的命。二姐辍学了,一直到现在,没有复发。
二姐后来嫁到了本村,成了农妇,现在的她农忙地里干活,农闲村里工厂打工。
因为她离父母最近,父母什么事她都放在心上。我和大姐得以安心在市里工作与生活。
建了个微信群,隔三差五,二姐都会拍些小视频发到群里,要么是老爸和外甥一起下象棋,要么是老妈在那里跳广场舞,每次聊天都会汇报些父母最近身体,还是地里农活怎样。
因为自己在市里有工作还有家庭,每年回家就几次。有了二姐陪在父母身边,自己安心踏实不少。每次和大姐聊起,大姐都会说,你二姐替咱们守孝道,最尽心尽力,让咱俩在外面安心。
想起了孔子《弟子规》开篇说的几句话:"弟子规,圣人训,守孝娣,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何为守孝娣
孝——我们做人首先要学会感恩,感恩生我养我的父母们,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敬和孝顺他们。
娣——若我们在生活中友爱我们的兄弟姐妹,大家就会团结互助,其利断金,不怕艰难困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最后愿天底下所有兄弟姐妹都能够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