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收了一位来自石家庄赵县的五十多岁女性患者,当班医生称该女子到医院时体温高达40℃以上,意识不清,并且全身多器官衰竭。据家属称,该女子是在当天下午去田里喷洒农药,结果天气炎热,在劳作几个小时后,女子突然神志不清,并且头晕呕吐。
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医院排除脑部疾病,诊断为重度中暑的情况,情况紧急让尽快转院,到达二院后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此时,患者血压已经测不到了,二院医生在对其进行急救后,依然没有挽救生命,从发病到离世,只不过10个小时左右。
医生表示,该女子中暑的情况并非个例,一般遇到的中暑都不是很重,但如果有一些慢性病或者其他异常的人,一旦中暑,可能会发展为严重中暑,这时候需要尽快降低体温,如果半个小时内降不下来,就会非常危险。
不过,有网友说,中暑有时候跟夏季的热感冒的症状相似,如何区分两者呢?
从中医角度来看,与夏季热相关的病症可不少!夏季更是一个容易感冒的季节!在现在这个气候异常的时代,如何与变化较大的气候相处是一个养生技巧,从中医角度来看,夏季要懂得“与热共处”,才可能养出百邪不侵的体质。
首先得对不同的热症进行区分。
热感冒就是中医的风热,不过,实际上中医学中其实并没有感冒这个名词,只有风热,所以热感冒是风热的民间说法。
风热的症状,指的是有喉咙痛、发热、咳吐黄色的痰、黏稠的鼻涕、发烧等偏热性的症状,也就是跟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类似症状。民间之所以会称为热感冒,也正是因为它有上呼吸道症状,又是病毒所引起的,所以民间俗称会把中西医的名词并用。
这种热症常在风寒之后出现。
而一般人对风寒这个名词很熟悉,指的就是吹风受寒之后,出现感冒症状,比如咳嗽、吐清痰、流清鼻涕等,不过大部分人很难想像吹风之后会受热而感冒。从中医角度来看,风热、风寒都是受风之后、外邪入侵而产生上呼吸道症状,但是两者的症状有些差异,风热的偏向热性,风寒的偏向寒性。
很少有纯风寒、纯风热的情况,大多是两者夹杂存在。因此,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开始吹风受寒所以得了风寒,后来可能伴随发烧与发炎症状,症状转向热性,因此风热的比例就提高了;也就是说,风热、风寒指的是症状与疾病的表现性质。
夏季为何会有风寒呢?因为天气热,大家习惯喝凉水、吹空调或电风扇开太强,“形寒饮冷则伤肺”,这里的肺指的就是西医的上呼吸道症状。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两者都一定是病毒引起的,但是差异在症状,既然是感冒,一般延续时间不会太长,基本上3天左右就会有改变,治疗也大多是对症治疗,缓解不适的症状,服药时间也不会太久,基本上以三天为限。
说完了热感冒,我们再看看中暑。我们一般称“暑气入侵”而导致的暑热,是热气被闷在身体里、难以散热所造成,其中包括俗称的中暑、热症,或从室外进入很冷的室内,因为毛孔瞬间紧闭而将暑气封在体内。
中暑并非风热,但人们常常混淆,不过其实大家从症状上就可初步分辨出差异,另外从脉象上,也可分辨出不同。
风热跟热症(即俗称的中暑)相比,虽然两者都有类似发热、口渴等偏热性的症状,但其实两者的致病原因不同,而且热症、中暑并没有上呼吸道的症状,所以可以借着有无上呼吸道症状来做初步分辨。
我们进行简单的鉴别:
1、热感冒,有呼吸道的症状,比如有黄痰、喘咳、咽喉痛等问题,中医认为病理是风邪入侵。
2、中暑,没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根据发病轻重分为三种,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体温略微升高,主要表现是有大汗、头晕头痛、口渴、眼花等头面部异常,而全身可能出现四肢无力,动作不协调的情况。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和热感冒混淆,一旦处理不及时,就会让中暑的情况加重。
轻度中暑:表现相对于先兆中暑更严重,体温持续升高,可能会超过38℃,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比如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也有人开始有脱水的症状,面色变得苍白、血压下降、四肢四肢湿冷等。
重度中暑:体温升高更为明显,还会有眩晕、痉挛、昏厥的表现,也就是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尽快降温,否则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或者肾脏损伤,可能致残或者死亡。
热感冒和中暑在初期表现相似,而且暑气太重也会助长热感冒的发生与发病程度,导致两者相结合,更容易发展为重度中暑,所以在夏天能够调节暑气、有效正确散热真的很重要。
我们前面说了,正确散热是帮助缓解中暑的有效方法,那么什么是有效的散热呢?
一旦中暑,首先要让患者离开高温的环境,在通风阴凉处休息,解开衣服,同时让患者通过身体流汗或者小便,排出体内的热气,如果患者有头晕等症状,可以将患者双脚微抬;
如果身体处于高温情况,应该尽快降温,通过冰敷或者用酒精擦拭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体温尽快降到38℃以下;
补充水分,中暑的人会出汗,有时候出汗量较大会有脱水症状,这时候需要补充含有盐分的水。如果脱水不严重,也可以通过适量吃一些西瓜水果,喝茶,蜂蜜水来补充水分。不过,尽量要避免摄入太寒凉的水和食物,这样容易诱发感冒,也可能加重病情;
最后,发现是重度中暑,以及病情反复,有加重趋势后,应该尽快就医,患者如果昏迷,则让其头部转向一侧躺倒,保持呼吸道的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