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后做大肠镜为什么儿童不去做呢?没有异常,5年内不用检查?

2022-02-18   荆山浮屠话健康

原标题:45岁后做大肠镜为什么儿童不去做呢?没有异常,5年内不用检查?

现代人注意自身的健康,感觉身体不适都会去医院检查,前一段时间,门诊遇到一个60多岁的男性,说自己的左侧腹股沟的位置如果用力的话,可以摸到一个有弹性的突起物,右侧则可以很容易摸到硬块,他有点担心是不是自己肠道里有问题,想做个大肠镜看看究竟,不过这种情况能不能用大肠镜呢?

我们都知道大肠的检查有很多种,比如粪便潜血检查、粪便分析、粪便培养、腹部X光片、大肠镜检查、下消化道影像、CT检查、核磁检查、大肠内窥镜超声波等等,不过目前较为常用的还是大肠镜检查,目前是筛查大肠肿瘤非常准确的检查手段之一。

大肠镜检查精准,为何不能完全普及呢?

大家对于大肠镜和粪便潜血检查了解较多,这是因为现在这方面的宣传多,一般会让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粪便潜血检查,而45岁以后要进行一次大肠镜检查。当粪便潜血检查呈现阳性反应,表示虽然肉眼没有看见粪便有血,但是粪便里已经有微量的、肉眼看不见的、潜在性的血液反应。接下来,就会进行大肠镜检查,而大肠镜因为作为确认工具、同时也可切除息肉或在病灶上取样送病理检查,所以也广为人知。进行一次大肠镜检查后,如果没有异常,5年内可以不用再检查,这是因为病变周期一般在五年以上。

那么,为什么不是从幼童到老人、每个肚子不舒服的患者都安排大肠镜检查呢?

坦白说,因为大肠镜检查得到的图像对于大肠黏膜病灶的判别是很有帮助的,虽然说大肠癌发病率以50岁以上的患者较多,但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针对30-49岁的人中,大肠息肉的发现率大概也在四分之一左右,而这些被发现大肠息肉的患者中,大约6%是大肠癌,因此如果患者可以忍受大肠镜的检查,那么进行检查肯定是最佳选择。

但是,大肠镜检查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这么简单。

首先,大肠镜检查前需要有低渣饮食的准备;再者,病人需要喝下大量不怎么好喝的清肠药剂,把自己的粪便排干净,而且必须喝得又快又猛、又不能跟大肠镜检查的时间间隔太久,所以凌晨3点起床一边喝药水、一边等日出,会是这些受检患者的难忘且不怎么愉悦的回忆。

检查时,因为肠道中需要充气、内窥镜伸入后遇到肠道转折的地方需要过弯,困难角度或松弛的大肠跟腹部会需要外力压迫腹部来辅佐内窥镜继续前进,沾黏的大肠也会增加检查的难度、病人的痛苦以及大肠穿孔破裂的风险。腹内充气使得腹压升高,增加心肺的负担,要考虑病人心脏、肺功能的承受度。侵入性检查对人体是一种压力,骤升的血压有造成脑出血的风险,风险与可能得到的好处需要取舍。

目前,因为有麻醉技术辅助大肠镜的检查,患者的痛苦获得大大的减轻,但这不表示他们就不需要喝清肠药水,通过肠道的时候就不会有其他的不适。另外,当这个检查有风险、花费高、检查患者可能面临痛苦的时候,这就不是一个可以大规模施行的筛查方式。

一个适宜的筛查方法应该是:可以不太准确、但是敏感度要尽量高。受众要能广,最好花费也不太大,风险要最小。因此,粪便的潜血筛查就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粪便潜血检查,方法也有不同

粪便潜血筛查就是取一小块粪便进行检查,虽然可能有点心理障碍、也有一点点的小麻烦,可全程不沾手、绝对安全。

粪便潜血筛检以前是使用化学法,利用红血球中的过氧化酵酶,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改变试剂颜色,当每日粪便中血液超过6-20克,就会显示为阳性。但是粪便中如果含有能引起氧化还原的物质,就会影响检查的结果。比如说,含有血液和铁的食物、药物、维生素C;含有高维生素C的蔬果,如:菠菜、葡萄;富有过氧化酶的食物,如甘蓝、瓜类、花椰菜。

因为敏感度不高,需要进行多次检查,如果有一次是阳性,一般也会被视为阳性。不过,有些患者排斥疾病,会有侥幸心理,会多次做检查,结果发现有一次阴性,就认为自己没有问题了,颇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实际上这种行为对预防疾病没有意义。

为了减少食物跟药物的影响,现在一般采用免疫法,使用单克隆抗体检查粪便中是否有人类红血球的存在。因为只与人类的血红素反应,即使粪便中有其他动物的血液也不会误判,专一性很高。同时如果出血来源是上消化道,只要出血不要太大量,消化酶会在血液抵达大肠前就把血红素代谢掉,所以只有大肠跟远端小肠部分的出血会有反应。

这时候,我们再看文章开始的那位男性的问题,左下腹在腹股沟有凸起,有弹性,也可以高度怀疑是疝气的原因,这时候如果进行大肠镜检查,内窥镜有穿出腹壁或者嵌顿的风险,而如果进行粪便潜血检查,一旦阳性,可能还要面临精准确诊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安排下消化道摄影检查或CT,应该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下消化道摄影

下消化道摄影是一种特殊的X光检查,受检者前一天需要吃流质食物,以及喝清肠药水,检查当天医生会把钡剂或水溶性含碘显影剂,经由肛门灌入大肠进行检查。钡剂是一种白色稠状的液体,能够暂时黏在大肠的内壁上或充满整个管腔。之后通过X光对钡剂或水溶性含碘显影剂的不穿透性,使得大肠的构造能显现在X光片上。有时会同时灌入一些空气,来进行对比显影。当X光片上显示大肠膨出于腹壁,可以得到疝气的诊断。

而因为下消化道摄影后,肠道还会有些显影剂的残留,所以如果同时还有CT检查。

其他类型的大肠检查

除了以上三种大肠检查外,还有一种检查是有针对性的,主要用于便秘的情况。因为有便秘没必要进行大肠镜检查,尤其在大肠癌低风险的族群,更不是首选的检查。

这时候可以采用大肠排空时间测定,患者吞入X光可显影的塑料环,来测量从吞下到排出体外所需要的时间是否过长,如果太长,则可能为大肠无力症。

也可以测定直肠肛门生理功能,比如肛门肌肉反射及压力的测定,或者是排便时的动态X光摄影,可以由此来评估直肠肛门的功能有没有异常,像是直肠膨出症以及肛门括约肌失调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