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挖到一部宝藏医疗类纪录片,评分高达9.9分,它就是《闪闪发光的儿科医生》。
纪录片用镜头对准了发生在儿科的真实故事。
有家长不愿意承担1%的风险而放弃救治,有家长可以为了1%的希望散尽家财。
放弃、救赎、眼泪、希望……小小的儿科上演人间百态,让人不胜唏嘘。
不仅如此,我发现很多案例对育儿都有借鉴意义。
你知道,摔倒后没有伤口也可能有生命危险吗?
你知道,生长激素什么时候必须打,什么时候不必打吗……
这些疑问都可以从纪录片中找到答案,避免在育儿路上踩坑。
尿床,可能是一种病
王医生,接诊过一位女孩。
女孩已经10岁,但还是经常尿床、尿裤子。
妈妈没放在心上,还问医生“是不是大点就好了”。
医生怀疑是“脊髓拴系综合征”(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神经症状)。
由于控制排便的神经受到伤害,所以这种病的症状之一就是尿床。
很多患儿的父母一开始并不认为尿床是什么大问题,觉得大点就好了,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听闻医生的话,妈妈反驳说“其实我女儿有时也能憋住尿”。
医生表示, 家长不能凭感觉去判断,而是要凭借医院专业的检测结果才能诊断。
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如医生所说,孩子确实患上“脊髓拴系综合征”。如果不及时手术,可能会出现肾积水等情况,凶险万分。
在医院的劝说下,妈妈终于同意做手术。
小朋友尿床,大部分都不是什么疾病,那么如何判断什么情况下就医呢?
一般来说, 孩子年龄大于 5 周岁,每周有 2 次或 2 次以上夜间尿床,并且持续时间超过 3 个月,需尽快就医。以便排除隐藏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摔倒,可能危及生命
孩子精力旺盛,平时跑跑跳跳,难免磕碰摔倒。
然而,看似小小的意外,却暗藏危险。
6岁的睿睿在家中玩耍时,不慎从沙发上跌落。
爸爸看孩子没有外伤,就没在意。
过了一会,睿睿说想睡觉,就去休息了。
一个小时后,睿睿开始呕吐。爸爸慌了,赶紧带娃去医院。
医生发现睿睿瞳孔正在扩散,必须立马转到大医院救治。
转到深圳市儿童医院时,距意外跌落已经过去3个半小时。
检查发现,孩子颅内血肿达150ml,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医生紧急做了开颅手术,从死神手里救回了孩子。
医生说,再晚送来一会,随时有生命危险。
千万不要小看摔伤,每年都有宝宝因此丧命。
只是摔了一下,又没有外伤,为什么后果这么严重呢?
这是因为如果大脑内部受损,我们是看不出来的。所以,靠外伤和哭闹程度判断伤情并不准确。
如果孩子摔伤,尤其是头部着地,千万别不当回事。
首先,不要贸然挪动身体。因为倘若伤到头部和颈椎,移动可能会带来二次伤害。
其次,要细心观察情况:
1、精神状态如何?
2、有没有呕吐?
3、是不是抽搐,或者老犯困?
如果孩子没精神、+犯困,或者出现呕吐、抽搐,都要警惕及时送医。
倘若是从高于90厘米的地方摔倒地板上,且头部着地,一秒都不要耽误,哪怕没有外伤,也要送医检查。
孩子天性好动,面对五彩斑斓的世界,总是忍不住去探索,难免会与意外不期而遇。
家长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给孩子提供安全保障。
生长激素,要不要打?
让当代父母最焦虑的,除了学习,恐怕就是身高了吧。
小东爸爸就是如此。
9岁的小东今年身高135.6cm,比平均值略矮一点点。
爸爸担心儿子长不高,强烈要求医生给打生长激素,以此追平身高差。
没想到,医生做完各项检查后拒绝了这个要求。
理由有两点:
首先,小东还不到矮小的程度,而且体内不缺乏生长激素,不符合打激素的条件。
其次,这种情况下打激素针是有风险的,激素过多容易性早熟,反而会影响生长发育。
见医生不同意,家长也只能作罢。
后来,医生又接诊另一个小男孩乐乐。
乐乐6岁,身高比标准身高落后17公分,比矮小还矮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亚洲人身高预测公式计算,乐乐成年后能长到一米七。
但因为体内缺乏生长激素,他的最终身高可能不会超过一米六。
综合考虑乐乐的情况,医生劝家长给娃打生长激素,否则仅靠营养和运动很难追赶平均水平。
所以,是否需要打生长激素,一定要听医生的。
建议定期给孩子身高做记录,对孩子的生长曲线心里有数,就医的时候方便医生根据以往数据判断生长情况。
目前医学上最准确的预测方法是测骨龄,当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异常(比如矮小、性早熟等等),医生可能会给孩子做“骨龄检测”。骨龄检测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生长潜能,预测成年身高。
今年三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生长标准”,想知道娃的身高如何,不妨对照着下图查一下。
第一步:根据孩子的性别,选择对应的身高标准图;
第二步:在表格第一列找到孩子的年龄(实足满整月或整岁),向右比照,找到接近的平均身高值;
第三步:沿着身高列向上看,表格第一行对应的就是孩子身高所处的百分位数值区间了。
长高这件事,遗传固然重要,但后天干预不可忽视。
做到以下几点,也能帮助孩子长高。
脖子发黑洗不掉,也是一种病!
你有没有见过一些体形偏胖的孩子,脖子后面总是黑黑的?
以前我总觉得是洗澡洗不到造成的,后来才知道冤枉人家了。
纪录片中4岁的星星体重已经达到60多斤,衣服穿在他身上成了紧身衣。
医生检查发现,星星脖子发黑,是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皮肤标志,说明身体的胰岛素已经很高了,这样下去很快就会发展为糖尿病。
妈妈说,她无意中发现儿子的脖子有点黑,当时还责怪他不认真洗澡,亲自上手给娃搓脖子,可怎么也洗不掉,没想到竟然是糖尿病的征兆。
被问到星星是怎么吃胖的,妈妈的回答直接把医生惊呆了:
孩子每天早晨会吃一大碗面条或包子,中午和晚上再吃一大碗米饭。
蔬菜和肉类吃得不多。
面包一天到晚不离手,每天还会喝三五瓶牛奶。
才4岁的星星,食量大的惊人,加上饮食单一,胖得真是一点不冤。
妈妈觉得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能吃能长肉是好事。
医生告诉她,肥胖不代表营养好,相反, 肥胖是一种营养不良。
星星这种情况属于过度肥胖,不仅影响身高和性器官的发育,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
对于超重的孩子来说,如果脖子、腋下等部位皮肤发黑、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
另外,日常生活中应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少吃高脂的食品,勤锻炼,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有娃后才知道,养孩子,要注意的细节实在太多。
一次不起眼的疏忽,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意外很难完全避免,但可以努力降到最低。
谁都不是生来就会当父母,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学习中进步。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们有所帮助,我们一起健康育儿。
你在育儿上有哪些困惑,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