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电视剧中肯定都看到过古代的白银。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后,白银就成为了货币流通的最主要媒介。对中国几千年来经济贸易的往来与开展,起到了不和忽视的作用。然而现在我们流通的货币一律是纸币,并不像古人那样拿出一大把白花花的银子,因此有网友不禁要问了,古代的那些银子究竟流向了哪里?
其实古代的银子在今天主要流向了五个方面。一、金银首饰。由于物以稀为贵,因此珍贵的金银就成为了首饰的不二之选。大街小巷中经常可以看到人们脖子手腕上悬挂的银饰品。琳琅满目的首饰店也经常摆放一些华美的金银首饰。
并且银子与金子相比,它还可以起到抗毒杀菌的作用,甚至能通过颜色的变化反映出主人的身体状况。并且有的人身体对黄金过敏,因此只能佩戴银饰品。所以从清朝末年开始,很大的一部分白银被铸成了饰品。
二、银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金银都是稀有的金属元素,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银子都不是最主要的金属。古代货币中除了金银外,流传最广的要数铜钱了。隋唐之际,中国民间普遍使用铜币,铜币的铸造规模要远远超过金银。
金银只不过是大户人家和统治者用来储存财富的一种手段。而且银相比于铜无论是开采还是铸造,都比较麻烦。中国虽然是世界上银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这种产量也是颇为有限的。
三、陪葬品。中国古人知道,人死之后生前的财富便没有了,于是为了自己能够永远坐拥财富,古代的大户之家往往选择拿银子作为陪葬。就比如说慈禧的墓中,不但有各种各样的陪葬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白银。白银的陪葬除了能够满足达官显贵们永享财富的心愿,也能借此彰显自己的地位。
四、白银外流。鸦片战争后,中国就走上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从《南京条约》开始,到《辛丑条约》为止,割地范围越来越大,赔偿外国的白银数目也越来越多。这让清政府饱受巨额的财政负担。
所以中国在清朝末年之时,许多白银都拱手送给了列强国家。并且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也在中国卷走了不少的白银。这就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五、回收利用,清朝灭亡后,所有的流通货币一律改为纸币。大批白花花的银子被回炉重造了。当然这批银子也都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被应用到了节骨眼上。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