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虓
代表年文化,就代表中国。——题记
中国酒,是精神和物质的合一。“酒+社会万事”,汇而成为广博的中国酒文化,比如,“酒+礼法”,演绎为酒礼,酒+文学,则形成独特的酒歌、酒赋,可以说,酒在文化层面,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承载力,是溶解万事万物的文化溶媒。
正因为酒具有这样的特性,当我们品味一款白酒的时候,并非嗅其香、尝其味,而是感受物质之上的文化意境,即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以品牌为依托,万千白酒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比如,君子文化、家国文化、王者文化、雅文化等等,以追求与消费者精神共鸣。
临近春节,随着白酒氛围高涨、年味渐浓,与古井品牌深度捆绑的“年文化”也开始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今年,古井贡酒继续特约播出央视春晚,而近年来,古井还推出和加码超高端产品——“年份原浆·年三十”,直接以年三十的场景来命名产品。由此可见,从品牌的高举高打,到渠道的生动化建设,再到独特产品的落地,古井“年文化战略”的架构基本完成。
那么,为什么古井不遗余力地深耕“年文化”?我们如何理解古井的“年文化战略”?古井对于“年文化”的打造,又为行业提供哪些品牌文化打造的思路?根据观察,笔者试论,以飨读者。
01
年文化,古井品牌的“三好战略”
品牌文化,首要作用是服务品牌,古井对于年文化的打造,有三个方面的品牌积极意义。
第一,深耕年文化,拉升了古井品牌高度。年,是国民心中的“最高级”,过年,是国人最隆重的一天,是仪式感最强的一天,是情感表达最充分的一天,而在礼尚往来之中,也是国人最尊重别人的一天。所以,以“年文化”赋能品牌和产品,古井的年份原浆产品成为“中国年礼”的代表,具备了“年”的顶级属性。
如果“国礼”是国家层面的至高礼,而“年礼”正是国人层面的至高礼。如此,不仅拉升了古井产品的品牌高度,更可以作为对比定位和引导消费的依据,“年礼,即是至高礼”,在礼赠和宴请场景,所表现出来的更具仪式感和尊重性的认知,占据更大竞争优势。
第二,深耕年文化,丰富了古井品牌价值。一般情况下,喝酒为的是博个好彩头,而年文化几乎承载和包容了所有中国文化里的美好寓意,比如,团圆、幸福、欢聚、辞旧迎新等等,而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寓意,则通过年文化的打造,自然而然地赋能到古井贡酒的产品上,一方面能够加强产品的心理共鸣,增加了产品的文化卖点,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品牌张力,增加了品牌溢价。
第三,深耕年文化,强化了古井春节消费。过中国年,喝中国酒,白酒几乎是中国人过年的“必备品”,而春节也是众多白酒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提量动销之时。古井贡酒不断打造年文化的品牌文化,无论是冠名春晚,占据品宣制高点,还是推出“年三十”,夯实场景强关联,均形成了无法复制的优势壁垒,这无疑增加了古井在春节场景的消费。
尤其是“过大年,喝古井,看春晚”认知的不断强化,古井已经成为了一种年俗,而年俗则是一种民族惯性,当品牌行为成为民族惯性,所形成的销售力和品牌力,可想而知。
02
年文化,文化自信的“三好选题”
品牌文化,作为企业和消费者广泛互动的桥梁,真正优秀的品牌文化,通过品牌之力,会对社会起到正向的积极作用,隶属于企业文化、社会担当的范畴,比如,华为、李宁等品牌所引发的爱国潮,正是最典型的例子。所以,对于古井这样百亿级的一线名酒企业,其品牌文化的打造必然考虑到对社会公众的文化责任,而“年文化”正是践行文化自信的“好选题”。
首先,助推年文化,即是添彩全国联欢。过年,是普天同庆的联欢状态,无论是哪个民族,哪片地域,无一例外都迎接并庆祝新春。古井基于年文化的软性传播、硬广投放等,在品牌宣传的同时,也是在营造过年的氛围,为全国联欢贡献品牌之力。
据了解,今年春节,古井贡酒除了冠名春晚,还是特别创意推出了年文化主题的社交互动化活动——“点亮年三十”,无论你是否饮酒,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古井到家”小程序参与进来,在趣味性的社交互动中,传递祝福、共营气氛,同时古井还将发放千万级别的福利赠送给全国参与者。
古井新春互动活动页面。
再者,助推年文化,即是践行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把建设文化强国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文化自信,要找到文化坐标,重新认识和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具有民族气质的文化战略。春节,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是最具活力的文化节点和精神依托,而年文化,正是文化自信的优质选题。
所以,无论是古井还是其他品牌,在整合传播中所输出的关于过年团圆、敬老、礼遇等主题的创意和创新,本质上都是在践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信。
具体到今年,古井贡酒还特别举办了“中国年·中国味·点亮年三十”安徽青年迎新春主题文创大赛,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诠释中国年味,在中国年味中表达中国文化。
最后,助推年文化,即是增强民族向心。从整体文化环境来看,外来文化的输入与日俱增,比如,国民对于西方节日的偏好和憧憬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所以,这要求我们要有更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来坚守民族传统,兼容世界精粹。中国白酒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理应承担对于中国文化的弘扬之责。
而过年是民族共鸣的集中表达,以中国酒推动中国年的新时代表达和创意,则是增强民族向心力的最好呈现,一方面,年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中国酒则是民族精神的普世载体,两者融合在一起,将加强文化穿透力和影响力。
03
年文化,白酒品牌的“三好案例”
依据上述分析,古井贡酒对于年文化的打造,也为行业呈现了一个经典的白酒品牌文化塑造案例,有三点借鉴意义和价值。
首先,古井年文化,是文化认知与品牌拓展的结合。品牌文化作为白酒产品的溢价手段,需要有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消费者心智中已经具有此文化认知,而且是强关联,比如,年文化,年是全中国人的心灵皈依,具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第二,品牌所借助的文化要具有丰富的拓展性,比如,年文化,除了聚焦于年本身,所承载的幸福、团圆、亲情等诸多文化理念均可以附着在品牌之中,给予了品牌更大的文化张力和价值拓展。
然后,古井年文化,是品牌传播与消费场景的结合。品牌文化虽然是品牌传播和消费互动的重要主题,但其最终效果,还是要促进产品的销售,而非空中楼阁,评判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文化能否落地到相应的消费场景,比如,古井的年文化,形而上的可以代表中国精神,而具体又可以落地到春节消费场景之中,再比如,红牛的力量文化,形而上的可以演绎为拼搏精神,而具体又可以落地到能量补充的应用场景。
最后,古井年文化,是企业发展与社会担当的结合。古井打造“年文化”,对内有助于品牌的塑造和企业的发展,而对外则有利于民族向心的增强和文化自信的践行,具有重要的社会担当价值。这在全球品牌塑造中也很常见,比如,可口可乐,不仅是一种碳酸饮料的创领品牌,更代表了美国的精神,无论它在全球任何地方销售,都在传达美国的文化,成为文化输出的端口和媒介。所以,对于中国白酒品牌而言,也是如此,要考虑并结合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才能更有品牌拥护力和张力。
从目前古井的发展阶段来看,“年文化”的品牌战略,将成为古井全国化进程的必要支撑,而年份原浆系列产品,尤其是“年三十”超高端产品,将是重点打造的领航型产品,而随着“过大年,喝古井,看春晚”意识的逐步深化,古井贡酒已经成为风俗化,成为过年的重要元素;借助年文化的广泛认知和丰富延伸,古井贡酒将更加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内核力量,代表年文化,就代表中国。
作者简介:
李虓,食品发酵学硕士,酒类食品行业评论作家,策划人,工程师,《酒食评论》创办人,李虓策划咨询创办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b3f9705728f58ce9488d349e701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