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洗手日丨洗手非小事,您懂洗手吗?

2019-10-15     健康吉林12320

每年的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生活中我们的双手会因为触摸沾染上很多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而洗手,尤其是科学正确的洗手能最大程度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非常重要。

洗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学问,日常生活中双手的拿、取、接、送等动作,都有可能导致“病从口入”,洗手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有效的防病措施,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您了解如何正确地洗手吗?下面就让小编带您一起学习吧!

洗手注意事项?

什么时候要洗手?

在打喷嚏后擦拭鼻子:准备食物之前、期间和之后

进食前

在照顾生病的人之前和之后

治疗伤口或伤口前后

使用厕所后

换尿布或清理使用厕所的孩子

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后

触摸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

处理宠物食品或宠物用品

接触垃圾后

经常用洗手液或肥皂水洗手可以降低腹泻死亡率、霍乱和肺炎患病风险;经常洗手能预防皮肤感染、眼部感染、肠道寄生虫病等。洗手是降低患病率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方法。

建议洗手时使用洗手液,不用肥皂(肥皂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引起细菌的生长繁殖)。家庭成员之间不能共用擦手毛巾,以免洗手后再次污染。擦手毛巾要一人一用、定期清洗消毒,干燥悬挂在水龙头上方,方便取用。

洗手误区有哪些?

盆子洗手:因为盆里的水是不流动的,洗手时全部的细菌都会留在盆子里,水就变脏了。手是洗过了,但是达不到洗干净的程度。

仅用水洗手:仅靠流动的水冲洗双手,而不用洗手液,手是清洗不干净的,充其量也只能是象征性地“意思”了一下,使嫌脏的心理稍微缓和一点,但远没有解决实质问题。

搓洗时间过短:有些人用流动水洗手时,虽然也用了洗手液,但刚刚搓出点泡沫儿就马上用水冲洗掉了,这样短时间的泡搓方法实际上也不符合科学洗手的基本要求。

如何正确洗手?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洗手时长应不少于20秒。

正确的洗手方法,需要每一个人去掌握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只有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全国和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它的社会健康效益才能得到体现,“全球洗手日”才会“不仅仅是个纪念日!” 让我们一起关注手卫生,正确洗手,手“筑”健康,携手共享共建美好的生活!

【免责:本平台部分文章改编自网络及其他公众平台,重在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

编辑:袁丽丽 责任编辑:韩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431-12320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a9n3m0BMH2_cNUg5j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