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王阳明是个混蛋的话,那肯定有很多人要跳出来反对。然而,当你知道他平生作为的时候,或许会对这位大圣人有这样的评价。
圣人,混蛋,相差并不多,在乎一心而已。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在儒学中,是能和孔孟、朱熹并称的扛把子式圣人。
但他和其他端坐书案的圣人不一样,王阳明左手持书继绝学,右手操刀砍山贼,活出了潇洒自在的人生,在艰难世道中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前半生为追求智慧受苦受难
王阳明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在年轻的时候都有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梦想。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把这个世界研究透彻,另一个是多干点事,让世界更美好。
王阳明他爹厉害,考中了成化十七年的状元。俗话说的好:老子英雄儿好汉,那么老子状元儿子至少也是个探花吧!
王阳明和他的小伙伴也是这么想的。
他果然很争气,乡试一考就中,而且聪明非常,又很有爱国精神。在十五岁就上书皇帝,献策要平定各地农民起义。
儿子志向高远,才高八斗,当爹的当然高兴,所以他就坐等儿子高中进士。
王阳明自信地走进考场,以为考中进士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没考上。
大家都劝他:“这次没考上,下次肯定能考第一啊!”
他信以为然,当即写下状元赋诗,表明自己考中的决心。
再一次自行地走进考场,然后再次考不上!
平常人这时候肯定就慌了,可王阳明是要做圣人的人,所以他不慌,还笑着说“你们以不考第一为耻,我以没考第一就感到烦恼为耻”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在第三次考试,终于考上,但也还不是状元!
和他同批次考学的有倒霉的唐伯虎,这位由于卷子写得太棒,被认为有作弊之嫌,差点被打死。
可见,古代科举之艰难,文采学识够了,还需要诸多机缘才能考上,哪有今天应试标准答案之公平!
公务员生活开始了,王阳明开始给领导端茶倒水,听领导的话,争取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他办事能力极强,一个人能干一个部门的活。
所以,领导很贴心地把一个部门的活就都给他干!反正他能干嘛,牺牲他一个,幸福全部门,划算地很!
大太监刘瑾当政,逮捕御史想要总揽朝政,王阳明能忍吗?他不能,所以被脱了裤子打板子,然后流放三千里,贬到贵州龙场当小官去了。
这还不算,大太监还派人追杀他,多亏他灵机一动假装跳水自尽才逃过一劫。
他逃命后就去找老爹哭诉:这当官太难了,你得给我想个办法啊。
他爹不愧是状元,当即吩咐道:听领导的话,让干啥就干啥。
所以,王阳明跑到龙场安心当小官去了。
当年龙场是个好地方,山明水秀空气好,野生动物也很好吃,民风淳朴无比,基本都不咋穿衣服,而且还偶尔搞点吃人烧人的祭祀活动!
不过好歹这地方没领导,王阳明自己一波操作,就成了众野人爱戴的好老师。
这段时间,没人打扰他,王阳明就开始思索自己的以往,探究人生终极奥义:我怎么混那么惨?
听话吗?领导的话我都听,领导交代的事我都办。
聪明吗?够聪明,四书五经全会背,考场次次拿头筹。
有能力吗?有能力,一个人干一个部门的活,能没能力吗?
正义吗?就是为了正义才挨板子被流放的啊!
又听话,又聪明,又有能力,又爱国富有正义感,咋就混成这样子了?看着身边对自己很是崇拜的野人们,王阳明陷入了沉思。
三年后,王阳明通悟天地玄机,仰天长啸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通俗来说是这样:“以前我错了,现在我啥都懂了,以后我浪起来谁也别想管住我!”
后半生智慧大成纵横千里
贬谪到期,王阳明收拾好东西就走人,一路上疯狂办学收弟子。
在圣人看来,众人皆苦皆笨,前边就是粪坑,这些人还一个个赶着跳进去,王阳明不能忍!
不能忍就得教化,所以他有空就向人讲自己的心学智慧,希望能让粪坑得到一点休息的时间。
另一边,朝中有人好做官呀,王阳明的老爹当着吏部尚书,也用心拉自己孩子,碰巧太监刘瑾被打掉,王阳明走上人生巅峰的机会来了
。
当时,南方山贼多,各个霸占天险,自立山头,鱼肉乡里!
王阳明这也不能忍,那也不能忍,朝中其他官能忍啊。
能忍是福,朝中大官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从来不管事,任你山贼闹得凶,我假装看不见!
山贼凶啊,万一剿匪过程中被流矢击中,呜呼哀哉了,那辛辛苦苦贪的银子谁去花?
退一万步说,剿匪成功了,又能咋样,能升职加薪吗?能比在皇帝身边拍马屁升职加薪快吗?
说不定自己这边走,那边就有人跟皇帝说自己的风凉话,回来之后等着自己的指不定是赏是罚呢?所以朝中是肯定没人去剿匪的。
但是有匪总得有人去剿,所以大家就互相推啊,推来推去,兵部尚书一拍脑袋:“那谁,王阳明不是成圣了吗?让他去啊!”
这种事,谁不能忍谁去干,王阳明忍不了,所以他不推脱,一边收徒教学,一边赶路上任去了!
要说这人成圣了,那果然是不一样。
王阳明知道,这南中地区盗贼那么多,又在朝中大臣相互推脱中发展壮大,必然在当地布置了许多眼线间谍。
这反间计啊,玩的就是人性,这圣人啊,他通晓人性,所以你想跟圣人玩人性,那就是找死。
所以,王阳明就打算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玩反间计!
找个官府中看大门的老大爷,一番威逼利诱,反间计就成功了,从此以后,山贼在官府的密探,就变成了官府在贼窝的密探。
王阳明打架分为三步走计划,先来一个反间计,再来一个伪造招安书,招安书后面紧跟着就是大部队。
往往在山贼还在开会讨论要不要给大圣人面子接受招安的时候,王阳明已经带人打到家门口了!
山贼想要依仗天险逃走的时候,会发现官兵已经在间谍的带领下绕后了!
山贼们都说:“这王阳明坏得很,比我们山贼还不讲规矩。”
就这样,正德十二年正月,王阳明破四十个山头,跟朝廷请功,整整被赏了二十两银子。
王阳明震惊了,四十多个山头才二十两银子,一个山头半两,那还不如回家教书呢!这时候他才明白朝中大佬的聪慧之处,谁出来剿匪真是笨到家了!
不过圣人嘛,天生就是该吃亏,王阳明觉得既然来了,就把山贼全剿杀了完事!
跟朝廷要了旗牌,得到了剿匪便宜行事权。十月份,破山头八十四个,回师赣州顺道又杀了利头的两千多盗贼。
为祸南方数十年的盗贼,一年之内王阳明打完收功!
这边打完,王阳明洗干净身上的贼血,继续读书教学,圣人嘛,收徒弟传承绝学才是最重要的责任,杀贼只不过是顺便罢了!
圣人之世,必出妖孽!
王阳明这边讲学讲得好好得,宁王造反了!没错,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个大胡子宁王,他忽然觉得自己是真命天子,忽悠了几个在朝廷过得不顺心的有志之士,又请唐伯虎吃了顿饭,笼络了各地山贼,起兵要自己当皇帝了!
历史上的唐伯虎堪称是喝水都塞牙的倒霉鬼,考进士写的文章太好了,被认为是作弊。被宁王邀请吃饭的时候,唐伯虎穷地叮当响,立马就去了,去了之后才发现是要造反,当即衣服一脱,嘴一歪,装疯卖傻,走为上计!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唐伯虎装傻走了,宁王还是得造反呀!
宁王在江西,他要造反的时候,王阳明也在江西。
王阳明知道了宁王造反的消息,立刻就要回家找老爹!没错,圣人要跑路!
宁王要造反,可他姓朱啊,都是根正苗红的老朱家人!人家造反抢皇位,那是兄弟之间的家务事。
家务事最难管,可是遇上了又不得不管,所以王阳明得跑。只要跑得快,他就可以假装自己不知道这事,继而置身事外。
但是当地的官员哪能让他跑了?有圣人在,活就让圣人干,必须捉住圣人,让他留下干活。
在当地官员众志成城之下,王阳明跑到吉安的时候,终于被逮住了。
他摸了摸胡子,知道自己要惨!
带兵打仗老套路,先反间计,了解一下宁王那边的情况,再伪造个朝廷的指令,骗骗宁王说十万大军马上就到,与此同时直捣黄龙,打宁王老家南昌。
宁王终究智商上还是有一点缺陷,他见自己老家被打,不听谋士进攻南京的建议,反而怀疑自己的谋士想坑自己,执意回家。
然后,凉了!
王阳明这边一鼓作气拿下南昌,之后携着大胜之威跟宁王鄱阳湖决战,三天完事。
宁王造反,历时三十五天!可以说是历史上正式的造反当中坚持地最短的了!
打是打赢了,但不出王阳明所料,把人家皇帝亲戚打了,果然很麻烦。朝中什么声音都有,还有人声称:“王阳明估计也是造反派!”
面对这种情况,王阳明口吐鲜血,说:“哎呀,我病了,要回家休息。”才躲过了危险的朝中暗箭。
回家休息两年,不当公务员了,好好教书,王阳明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留下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好景不长,南方少数民族又叛乱了,朝中照样没人愿意去剿匪,只好再让王阳明去。
这时候,王阳明依然故我,愿意出面,但他这时候弟子众多,开始为自己的笨老师争取权力,黄绾说:“我老师王阳明功绩那么大,平山贼,打宁王,怎么也得赐个丹书铁券,给点钱奖励奖励吧!另外,我感觉吧,我老师那么厉害,不如让他入朝当大佬啊!”
皇帝都答应了!
王阳明率领湖广兵到南宁,少数民族首领幡然醒悟,圣人来了,咱投降,以后做个好人。
王阳明也有点尴尬,这大老远来了,你们投降了,这咋办?一路上那么多粮草都白花了!
不行,既然来了,不能空手走!
于是,王阳明带着湖广兵和刚投降的少数民族兵卒,杀山贼。
三下五除二,盘踞南方多年的断藤峡叛军被打崩了!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面对圣人,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不要想着和他们斗!
不过圣人只有一个,小人贼多,小人只要够给力,圣人一样给你拉下马。
朝中大佬看着能干的王阳明,心里很慌。你这老干活,显得我们很无能呀!干脆把你坑死算了!
朝中正想着要坑他,王阳明肺病加重,心血来潮,辞职不干了,告老还乡。为人民服务的也差不多了,该回家了!
朝廷大佬看着这辞职信,微微一笑很倾城:想安享晚年,做梦吧,看我们咋整你!不批。
从王阳明带兵打仗我们可以看出来,他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所以他辞职的同时,就没打算等领导回复,直接就回家了。
路上,病逝,弟子们问圣人有啥遗言,王阳明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句话可以这么听:我王阳明,回首往事时,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我这一生啊,把所有的生命和经历,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智慧添砖加瓦!
就这样,一代圣人王阳明,结束了他辉煌而灿烂的一生。他为追求真理迷茫过,走过歪路,哭过闹过,格物致知盯着竹子看还生过病;他这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过,立院讲学带徒弟,手拿砍刀杀山贼;他这一生也无愧于自己,终究“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了无遗憾!
人这一生,要为追求智慧而不断思考,成就自我。思考出来点啥,要为家为国干点啥,成就他人。如此,不枉来这一间走一遭。
嗯哼,写了这么多,其实这是一篇人物评论+书评哦!对王阳明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雾满拦江的《神奇圣人王阳明》,语言活泼,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