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本无效,往凉茶里掺西药,只不过是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
苏轼来到岭南,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知道他有没有喝过凉茶,那苦涩的凉茶喝了后,还愿不愿意做岭南人。
凉茶作为岭南地区第一大特色,虽然没有文人给写诗,但比荔枝还出名。
因为荔枝吃多了上火嘛,一只荔枝三把火,对身体不好。
凉茶就不一样了,上火的死对头。
那什么是上火呢?
作为岭南人的一员,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长痘痘是上火,
喉咙不舒服是上火,
有痰是上火(要是青痰,那火气就大了),
咳嗽是上火,
鼻子干是上火,
口臭是上火,
便秘是上火,
舌苔厚是上火,
牙龈肿痛是上火,
头痛是上火,
嘴里起泡泡是上火(准确说应该是口腔溃疡),
嘴角开裂是上火,
眼睛发红是上火,
心情烦躁是上火,
未完待续,欢迎补充......
上火是个筐,啥都往里装,问你怎么办,凉茶肚里灌。
问那么多干啥,喝就对了。
你说,这些写出来的功效,真灵么?
这不是医学问题,这是玄学问题。
别问我,反正我小时候感冒发热喝凉茶就没好过,最后还得去诊所拿药吃。
我是属于凉茶无效党,但也有凉茶有效党的,说喝了凉茶就是吃嘛嘛香啥病都好。
之前,我从医学的角度,认为这个效果只是人体免疫力的自愈能力,但最近的新闻,刷新了我的认知。
原来凉茶真的有效,千真万确有效,因为茶里面......下药了!!!
广州民警在番禺区范围内的凉茶铺随机取样40份,送相关部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送检40份样品中,有15份样品不同程度含有西药“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马来酸氯苯那敏”“甲硝唑”等成分。
经审讯,11名商家经营者均对为增加销量、在店内凉茶中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行为供认不讳,该11家凉茶店铺已被依法查封。
这些西药成分是干嘛用的?
其实就是平时我们感冒发烧吃的西药。
喝凉茶的人,就是不想吃药,“是药三分毒”,结果兜了一圈,喝的凉茶被下药了。
凉茶有功效,功效在药,而不是茶。
凉茶铺里的特效凉茶,其实就是加了西药的凉茶。
这次被查的嫌疑人陈某交代,为了增加收入,陈某在其售卖的止咳茶和感冒茶中分别添加了红霉素和扑尔敏,以使凉茶功效明显,见效快。
陈某还将其凉茶命名为“神奇止咳凉茶”、“特效感冒茶”。
这次事件,警方也善意提醒了民众:
广东凉茶是中国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凉茶作为一种含中草药成分的饮料,国家将其列为食品来管理,按照规定,食品里禁止添加药物成分。
大白话翻译下:凉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饮料,和美国人喝可口可乐是一样的,是食品,不是药品。
其实往凉茶里加西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据平安广州的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到2018年,从两广到香港,都有商家在凉茶中添入“未标示违禁成分”。
图 / 平安广州
那无添加任何西药的凉茶,自己煲的凉茶,可以喝吗?
可以,但不建议常喝。
中草药,也是药,也有毒素,纯天然不等于无害。
就拿大家熟知的“廿四味”来说——
廿四味凉茶主要由菊花茶、茅根、淡竹叶、金银花、葛根、鱼腥草,山药、栀子,决明子、薄荷、茯苓、桑叶、蒲公英等二十四味中草药组成。
其中,鱼腥草和决明子就被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列入“含有马兜铃酸、生物碱和其他肾毒性成分”的肾毒性中药清单中。
中草药主要的肾毒性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肾结石、横纹肌溶解、范可尼综合征、以及尿路上皮癌。
说白了就是,中草药有毒。
而且中草药的生长环境,难免会遭到污染。
一个是传统种植的污染,大便小便灌溉;一个是现代种植的污染,农药化肥、土壤重金属污染。
为了能长期保存,不良药贩会用硫磺熏。
哪怕是传统的晒干保存,那一天天的,积灰也不会少。
在运输过程中,你摸摸我摸摸,又不知道沾到多少病菌细菌。
你煲出来的,其实就是一碗融合了“天地精华”的XXX——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你自己想象吧。
最好的,还是白开水,一杯白开水,胜过任何凉茶。
而生病了,就去正规医院看病吃药吧,凉茶救不了你,反而还耽误病情。
喝凉茶的“饮用禁忌”
第一,千万不要把凉茶当水和普通饮料喝。虽说是中草药饮料,但是中草药也是药,副作用是无法避免的。
第二,千万不要喝太多。即便是水,喝多了也会“水中毒”。更别说是可能有肾毒性的中草药植物性饮料,喝太多反而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第三,千万不要以为越苦、颜色越深的凉茶效果越好。口感、颜色和所用的药材有关,和药效没有直接关联。
第四,千万不要把凉茶当作“神药”。毕竟那种一碗就生效的凉茶,很可能是兑了西药。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
我们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