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作为一座粗糙的北方小城,皮革业历史却相当悠久,始于明,盛于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称。这里的民间艺术也是非常发达的,其中以民间皮贴画最为有名。除此之外,辛集的特产美食虽算不上丰富多彩,却有着北方朴实之美。
辛集咸驴肉
在我国民间自古以来有“山东一村”、“河北一集”的说法,“河北一集”就是今天的河北省辛集市。辛集咸驴肉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制作人为辛集镇八街以屠宰业谋生的农民田四。田四的咸驴肉选料严格,工 艺精湛。
每天用下午屠宰的鲜驴肉于傍晚五时下锅,加花椒、大料、小茴香三味调料大火烹煮,待肉熟后撤火,用石块压好锅盖,然后慢火焖煮一夜,一早出锅。此时的咸驴肉色红味美,软而不烂,香而不腻,鲜而不腥。尤以前膀扇,后屁股蛋,中腰窝,后腿腕,花腱肉,板肠段最为鲜美可口。鲜驴肉用烧饼、油案饼裹起来吃更是别具风味。如果再喝上二两当地特产的皮都贡酒,那个美劲就是神仙也比不了。
辛集扒鸡
辛集市回民鹿春楼扒鸡店生产的"辛集扒鸡",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辛集扒鸡"一般选用生长两年以内的鸡为原料,先经人工宰杀成白条鸡,用水冲泡干净,然后进行整型,并用糖稀均匀地涂抹外体,放入滚沸的油锅内炸至鸡破呈金黄色捞出,再按鸡之老嫩、大小分层下锅进行焖煨。锅中有白芷、桂皮、沙仁、豆蔻、丁香等多种辅料的陈年老汤,用文火焖煨到一定火候捞出控干即为成品。
束鹿酥糖
辛集原名束鹿县,有“诗洋画海金束鹿”的美誉,束鹿酥糖享有“中华第一酥”的美誉。成品的束鹿酥糖香酥脆甜、酥而不散、脆而不折、甜而不腻、齿颊留香、回味悠长。
熏猪杂
熏猪杂的表面呈非常漂亮的琥珀色。猪杂里边包括头部的肉,还有猪的五脏六腑,所以里面会有一些看起来非常油腻的部分,但到了嘴里却没有油腻的感觉。熏猪杂瘦肉的部分一点都不柴,也不会塞牙,而是吃起来非常有口感有嚼劲,非常鲜美。
熏猪杂的做法一般是把猪杂煮熟了以后,再用柳木锯末进行熏制,一直熏制到柳木的香味进入到猪杂里边以后,熏猪杂就完成了。熏猪杂一般是切成片儿以后,作为下酒菜或者是夹到饼里边吃的。
黄韭肉丁饺子
黄韭肉丁饺子为辛集一绝,它以当地特产的新鲜黄韭和煮熟的带皮五花肉切成肉丁为主料,拌以熟植物油,香油等调制成馅,以精细面粉和面制薄皮包成饺子,煮熟蘸香油醋吃,味道极佳。
无极饸饹
无极饸饹是当地一种有名的特色小吃,俗称饸饹面。无极饸饹外形像细长的面条,颜色是黑色的,吃起来香喷喷的,筋韧爽口,是当地人招待宾客的美食之一。无极饸饹制作精细,尤其讲究一个“鲜”字,所以才有软而不黏,脆中有韧的特点。
除了美食,开篇提到的皮贴画的确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文化,辛集皮贴画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辛集还称为束鹿县,那时候束鹿皮革业空前发展,皮店、皮作坊、白皮、毛皮、车马挽具、最出名的是束鹿羊皮袄,谷子皮(马靴上专用的靴脸专用皮革),后来发展了皮革着色、染色制革工艺。
辛集皮贴画集绘画、雕塑、刺绣、剪纸等多种工艺特点为一体。画面色彩绚丽、细腻逼真,既有民间的古朴风格,又有近代的浮雕效果。每一幅作品的人、景、物都表现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