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社评 | 让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成为战"疫"的宝贵遗产

2020-03-02     科学加

疫情过后如果我们能革除陋习,将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保持下去,对防控各类传染病都意义重大,还会大幅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率。

本报评论员/罗中云

编辑/吉菁菁 供图/视觉中国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国14亿人居家禁足,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最近新冠肺炎疫情稍有缓解,被"拘束"了一个多月的人们就开始待不住了,一些公园景点、商场饭店又开始出现人潮涌动的景象,有相当多的人还没戴口罩。多省区市也相继调整了应急响应级别,有的从一级调整为二级,还有的直接从一级调整为三级。

针对上述情况,医疗卫生部门和专家赶紧提醒公众千万放松不得,需要继续采取严密的个人防护措施。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还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长期存在,就像流感一样:"防控的级别可以改变,但防控的意识需要保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一定能最终打赢新冠肺炎这场战役,但新冠肺炎绝不是威胁人类的唯一传染病。2009年,世卫组织曾预测H1N1病毒还会以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方式出现,并在今后若干年内继续传播。即便是更早以前流行的一些传染病,如霍乱、白喉、肺结核、鼠疫等,也曾在绝迹多年以后死灰复燃。

此次疫情给我们留下了血的教训,戴口罩、勤洗手、分餐制、少聚集……疫情期间,重人情、爱热闹的中国人迫不得已采取这些规定动作。疫情结束回归正常生活秩序后,如果我们能将在战"疫"中学会的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保持下去,将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对预防各类传染病大规模传播意义重大。

比如传染病高发季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流感、肺结核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外出必须戴口罩;餐饮、食品销售从业人员上岗必须佩戴口罩;出外归家、饭前便后都要洗手;从污染较重的地方出来,要对衣物、手机等进行消毒处理;传染病易感人群要有针对性地接种疫苗,即使没有疫苗,也要注意防范风险等。

比如讲究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澡;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做好摭挡,过后清洁处理等。

再比如继续提倡分餐制;聚餐时用公筷、公勺;不用自己的筷子为别人夹菜;吃饭时不大声喧哗,避免口沫横飞;生熟食物分开处理等。

新冠肺炎教给我们的一些原则更应该坚持,陋习则应该被坚决革除,最主要的就是不吃野生动物。人和野生动物发生近距离、非自然接触,野生动物被大量关在一起,疫病发生几率都很高;食用、接触未经过检验检疫的野生动物,会增加致病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而且,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很多野生动物都已处于濒危或极危状态。有人吃这些野生动物,意味着就会有人冒险去捕猎它们,加速其走向灭绝。

"合理膳食,加强锻炼,规律作习"这些老生常谈,理应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执行。提高免疫力、抵抗力是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重要因素。从已有的数据统计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重症或死亡病例大多是免疫力相对较差的老年人、有各种基础疾病的人。提高抵抗力得从自身的营养、锻炼、睡眠等做起。

如果我们能将此次疫情期间养成的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保持下去,把以前常常忽视的一些陋习革除,不仅对于传染病预防意义重大,对于其他慢性疾病的预防也会有很大的溢出效应,进而大幅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率,有效减轻个人与社会的医疗负担。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Aiko3ABgx9BqZZI3-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