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
文/石清华
老婆白云指示:小石头不能等到他的爸爸回来一起吃晚餐。得提前吃饭后去楼下玩,加快食物消化,才睡得安稳,有利于生长。
孙子小石头一吃完饭,习惯性地找来喜欢的玩具,换上外出穿的鞋子。我则拿来装有茶杯、隔汗巾、纸巾、零食等物什的红色小书包挂在童车上。孙子爬上童车,然后大声喊叫:“爷爷(或奶奶),快带我下去玩。”
“爷爷还有点事做完了就去,行吗?”
“不行,奶奶去做,你陪我下去玩。”
“你吃饭了,爸爸马上回来,我们吃饭了一起下去玩,行不行。”
“爸爸才下火车,在小区门前玩,等到爸爸,我们一起回来。”
我只好陪小石头下去,正要出门时,大石头已经进来。
“爸爸。”孙子迅速跑到大石头身边,两手抱着爸爸的双腿,仰望大石头。我旋即接过大石头身后的旅行包,他很快弯下腰去把儿子高高举起:“你想爸爸没有?”
“想啊。爸爸,妈妈明天回来吗?”
“妈妈还有两个星期就回来了。”
小石头不吵着出去了,我们吃饭时,他坐在爸爸的旁边,又爬到爸爸的腿上坐着:“奶奶,我的喇叭呢?”
“什么喇叭?”
“姐姐送给我的小喇叭呀。”
哦,这是今天下午到光谷天地去坐小鹿火车时,小石头看到一位做贝卡舞蹈的大姐姐,正在花坛边摆弄许多小朋友喜欢的玩具,随即跑到跟前,转来转去,紧盯着玩具。看了会儿,拉着我的手走到一边小声说:“爷爷,我想要一个玩具。”
“行,你想要哪一个玩具给姐姐说就行了。”
小石头拿起一个青虫似的小喇叭:“姐姐,我买这个小喇叭。”
姐姐望一望我和白云,笑嘻嘻地说:“小朋友,我的玩具只送不卖。”
“爷爷,姐姐说只送不卖。”
“你去问,姐姐能送我一个吗。”
“姐姐能送我一个吗?”
“可以呀,但要告诉我你的名字,你妈妈的手机号码。”
“奶奶,我可以说吗?”
“可以告诉姐姐。”
“我叫小石头。”接着说出了妈妈的号码,居然是正确的。我们在来玩的路上又一次告诉他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重复着念了两次,四十几分钟过去,仍然记得,不觉喜上心头。
孙子十分高兴地从姐姐手里接过小喇叭,迅速衔在嘴里,鼓起两腮,“嘀嘀”地吹向游乐场的小鹿火车。
“嘀嘀”的喇叭声,似乎是半个世纪前的“嗒嘀嗒,嗒嘀嗒,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的延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小喇叭广播,美育了几代人,而今却已经销声匿迹。
回家途中,小石头坐在童车上,一会儿看爷爷,一会儿看奶奶,嘻嘻一笑,把小喇叭吹得“嘀嘀嘀”地叫,小青虫卷着的两只触角鼓得长长的。那一份得意、那一份开心,简直是得到了天下最好的玩具。
奶奶把小喇叭递给小石头,他望爸爸“呵呵”地笑几声,然后对着爸爸的耳朵“嘀嘀”地吹一阵,小青虫的两只触角在大石头脸上轻轻抚摸。爸爸摸一摸儿子圆圆的脑袋:“小石头,好吵呀。”
“小石头,别吹了,很吵的,影响了大家吃饭。”
小石头望我们笑一笑,继续或长或短地吹着小喇叭,小青虫长长的触角一伸一缩,两只小眼睛一闪一闪的,也跟孙子一样高兴。
下得楼来,我们边走边说,小石头则按照要求,时不时地吹着小喇叭。细长、清脆的“嘀嘀”声在竹树下的小径、喷泉的周边、游乐场里外飘荡。
悠扬的喇叭声、孩子的嬉闹声,和着人们的说笑声飘向千家万户、飘向远方。
(2023年11月12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