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滇池
——云南两地游日记之二
文/石清华
十二月二十日,星期三。
昆明阴转晴,微风,4至15摄氏度。
平时睡到八点多,如没人叫就不会醒。老婆白云早早起床看手机闹醒了我,但不肯起床,设法想方睡也睡不着了。
“喂,起床没?一楼去吃早餐。”
“好的,马上下来。”
亲家一叫,立马起床,很快拿起酒瓶去餐厅。我们自选了喜欢的瓜果、荤素等下酒菜,寻一安静的角落慢慢吃喝。窗外的绿叶红花在轻轻曼舞,不高的楼顶上灰白的云彩也没有武汉市的浓厚,空气纯净、新鲜。
正海阔天空地聊着,儿子儿媳妇与孙子、两位奶奶到了餐厅。他们一样选了自己喜欢的,只有小石头才是每个人的快乐点。
“妈妈,不要啦,我吃饱了。”说着掀起上衣,露出圆鼓鼓的小肚子,大家相视一笑:“走吧。”
打的二十几分钟,穿越错落有致的街道、傍山面水的柏油路,到达滇池最佳观鸥点,已经十一点多了。
滇池,亦称昆明湖、滇南泽。位于昆明市西南,东起呈贡区西侧,西至西山之麓,北临大观公园,南入晋宁县。南北长39.7公里,东西最宽处12.7公里,湖岸线总长163.2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11.35米,面积310.2平方公里,有盘龙江、大观河、宝象河等30余条河流注入,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号称五百里滇池,是西南第一大湖,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属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大约形成于中生代末与新生代初,距今约7000万年。地壳的不断运动,形成了现在的昆明湖。
站在最佳观景点粗览滇池,一个巨大的多边形水塘,可能是不知什么时候地壳运动形成的一个堰塞湖。北西南三面是秀气的小山,山上竖着大大小小的电塔、电线杆,山脚下、湖水边星罗棋布,形态各异的红白黄别墅、小楼房,悄悄写上了现代化的信息。
芦苇、翠竹、纸莎草、风车草等亚热带植物微微点头、相互摩娑,竞相欢迎南来北往的客。在池边转一转,绿草红花、碧水回环、曲径幽深,游人们的说笑,红嘴鸥低沉的歌唱,令人流连忘返。
小石头脆生生地呼唤:“爷爷,我们去喂海鸥。”
“好的。”买一包海鸥喜欢的条形面包,站到东岸一长溜的喂赏海鸥的护栏边。
长长的护栏边,肤色不同、口音各异的千百只巧手靠在护栏上,拇指和食指捏着长条形面包的一端,另一端伸向天空,三三两两、来来去去、上下翻飞的红嘴海鸥,扑面而来,啄去条形面包上端的一截,快速飞去。紧接着又一只海鸥啄短面包,后来者可能有点生气:怎么不给我留一点?调皮地轻轻啄一下空手指:哎哟,还有点疼。
千百只手指,便有千百种姿态。有的上竖,头顶的海鸥啄食;有的洒向水面,浮游的海鸥争抢;有的抛向空中,翱翔的海鸥叼接。不论哪种品尝姿势,皆优雅可爱。它们是不是受过专门训练呢?我不知道,只要是正常的人见过,定然是没有不喜欢的。
小石头看到身边的姐姐被海鸥啄手之后,便不敢用手喂了。妈妈找来一截枯树枝,将面包插在枝头,孙子将其举过头顶,海鸥在上面盘旋:哪来的一只怪手,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因而不肯啄食。小石头很是失望地大叫:“海鸥,你怎么不吃我的面包呀?”
“它吃饱了,我们去吃饭吧。”
小芳已经订好了云南过桥米线,扫视一下身边,一个不差,打的二十分钟即到店里。一人一份十二种生熟荤素菜摆在桌上,客人一到便端来了米线和正在土钵中沸腾的汤。服务员迅速指导:先下米线、生菜,再下熟菜。几分钟之后,下的多种生肉片已细嫩可口,素菜脆而有嚼劲,汤几乎可以与昨天的野菌乌鸡汤媲美。
打的三点钟到捞渔河湿地公园。该公园地处滇池东岸,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处于滇池35条主要入湖河道之一的捞渔河入湖口,占地面积800亩,湿地率75%。是“人工干预最小化,自然恢复最大化”的示范基地。
在入口处从南向北的环湖公路、突入湖里的栈道徐徐而进。红黄的阳光,斜挂在离地面三十度左右的地方,俯瞰着池东岸的游人。虽然明亮、温和,但游人们却不敢正面相望,只能低头远眺水上的破碎不堪的红日散射着闪闪金光。辽阔的湖面,南西北不见其边,也许光照强烈,连高原上的山都藏起了形迹,不见踪影。成群结队的红嘴海鸥,相互嬉戏,闹出阵阵涟漪,慢慢地漾开去,把好端瑞一面明镜弄得满是皱褶。
小石头站在突入湖里的木制栈道上,重复上午的故事。可能此地的游客少一些吧,海鸥更调皮。有时抢走了孙子手中的食物;有时在头顶盘旋;有时还在客人的身上拉一泡青色的稀屎。游客掏出纸巾擦一擦,自我安慰:看来我要走好运啰。
地平线上的一轮圆日,涨红了脸催促: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三十一公里,打的一小时到昆明市市中心,排队吃地方特色菜。菜的色香味自然与家乡的不同,可能体现了地域特色。平民所见有限,无从多方比较,但有种感觉:好吃。
小石头拿着勺子,每种菜都要尝尝,尝得满嘴油光光的。买单将要离开时,他拉着妈妈的手:“妈妈,没有吃饱,我还要吃。”
七点多钟,我们七人安步当车地游逛繁华街道的夜市,所卖吃喝玩乐的,和已见到的城市夜市差不多,但水果相对比较便宜。如野生苹果在武汉市六元一斤,但这里只需两元一斤,而且货真。
九点多钟回到远比家里卧室考究、豪华的旅馆,虽有点疲倦,但见识多多、快乐满满。多花一点钱,值。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