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灯市烧春接郡楼,岁丰人乐事遨游。繁弦急管方连夕,痛饮高谈自一流。——《再用子虚韵和呈骏发次颜》
尼克松总统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总统身份访问我国的总统,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轰动全美的水门事件爆发,他的总统生涯因此也宣告结束,他为了弥补自己在群众眼中的形象,在离任后频繁活动于美国社会上,政界。在1976年时,尼克松第二次访问中国,虽然那次他是以平民的身份,他依然受到了总统的待遇。
这位传奇的总统开启了“水门”事件,在此之后,“门”就成为了各类丑闻的代名词,抛开丑闻,我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最他访华的结果,也就是中美关系解冻,而驱使他进行这一项外交活动的正是他任期产生的新外交政策,虽然尼克松只当了一届总统,但是他的外交政策为美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近代史也是十分热血的奋斗史,它一直努力维护和巩固着自己的强国形象和霸权地位,但是国内的社会矛盾和来自国际的挑战也从没有停止过。一直南美洲亚马逊河域的蝴蝶,偶尔扇动的几下翅膀,就可以变成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这是蝴蝶效应,用在美国身上也毫不为过,美国作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它的政策毫无疑问会波及到世界一大片国家,包括它自己。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再次陷入了一场困境,由于长期的对外扩张战略和国家福利政策,国家陷入了巨大的财政危机,甚至影响到了对外贸易和造成了美元危机。国家经济不乐观,国际上美元地位也不乐观,美国社会就生了愈演愈烈的反战活动,美国人民纷纷站出来反对战争。1969年,时任总统尼克松面对这些情况,不得不考虑重新评估美国的对外政策。
美国那时还深陷越南战争无法自拔,苏联一鼓作气大肆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尼克松上台这年,苏联的军事力量也逐渐赶上美国,并且在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美国已经不再有能力阻挡苏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了。美国昔日盟友西欧和日本也依靠着科技革命实现了国家经济实力飞升,纷纷挑战起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广大的亚非拉国家虽说经济没起来,但是民族思想开始觉醒,独立运动纷纷兴起,美国的对外政策不得不被迫转变。
二战刚结束的时候,美国实行的是核优势军事战略,他的实质是“两个半战争”设想,意思是同苏联和中国各自开战的同时,也准备应对其他地区的突发紧急情况。由于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它只得放弃自己强权政策,将自己的外交的政策变得更加“柔和”,它的转变重点就落在了亚洲事务上。尼克松就任之后,他主张收缩美国在亚洲事务的扩张态度,力求摆脱越南战争带来的军事费用压力和环节美国社会的压力。通过访问中国,尼克松成功缓解了中国和国内的矛盾,自己也能转变自身在冷战中的被动地位,维持美苏两国的战略平衡。
光是解冻中美关系还不够,尼克松在各种访问场合或者国内讲话中都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平的主张,期待美苏之间的矛盾能通过谈话解决,并非要一直毫无节制地进行军事竞赛。他的主张获得国内外的广泛肯定,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苏进行了三次会晤,缓解了冷战带来的国际气氛紧张,为后来世界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各界将尼克松的外交政策总结为“尼克松主义”,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新亚洲政策”或“关岛主义”,不用称呼去定义他的外交政策,必须肯定是那时的美国的新外交手段,对世界和平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事实证明美国也并没有放弃称霸全球的野心,“尼克松主义”的出现只是因为美国必须要解决那时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实际这种“温和”的外交思想不过是不时之需,它称霸世界的进度也并没有停止,只是将进度放缓。它与苏联的和平谈判的同时,不只是缓和了国际矛盾,同时也将自己的资本主义思想输出到了苏联,也为后续的苏联解体造成了相当微小但是影响深远的作用。
结语
有人受益,就得有人买单,同自己的敌人交朋友远远还不够,还要让自己的盟友明白自己的立场才行。对于西欧和日本两位盟友来说,尼克松的政策就要无赖的多,它将自己的军事压力转化到了西欧和日本的头上,同时还要它们刺激和复苏美国的经济。尼克松的外交政策从那时的角度来看,维护了世界和平,然而它的产生的作用在如今来看也是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再用子虚韵和呈骏发次颜》
《中美建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