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侧卫”成员:苏-33KUB

2022-01-29     武器装备风云

原标题:被遗忘的“侧卫”成员:苏-33KUB

原创2022-01-19 07:30·武器装备风云

苏-33KUB

苏-33KUB首次着舰

1999年4月29日,苏-33KUB由俄罗斯王牌试飞员维克多·普加乔夫首飞,在此后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7次试飞,10月6日,苏-33KUB由俄罗斯牌维克多·普加乔夫和当时北方舰队司令波波夫驾驶,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首次着舰。

苏-33KUB与苏-33从外观上看最大的不同是座舱采用双座并列布局,比起串列双座布局,这种设计有利于两名飞行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座舱仪表盘上装有一个21英寸,四个15英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当时甚至没有确定最终操纵杆的安装位置,一种是安装在驾驶员中部,或像F16那样安装在飞行员侧面,在原型机上这两种方式全部被采用。机头左侧有空中加油探管。苏-33KUB与苏-33一样,采用鸭翼机翼水平尾翼布局。不过机翼本身和苏-33有很大区别,苏-33KUB采用了智能化自适应机翼。该机翼可以由嵌入机翼蒙皮内的微处理器和传感器根据飞行环境自主改变形状。在此苏-33KUB之前的"侧卫"家族成员,襟翼只在起飞降落时使用,而苏-33KUB的襟翼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在根据环境使用,可以让飞机气动性能保持在最佳状态。与之前的苏-27系列战机相比,苏-33KUB的气动性能提高了10%左右,燃油效率提高了15%-20%。苏-33KUB的翼展与机翼面积,鸭翼水平尾翼,方向舵都进行了加大,机翼面积比苏-27大近了50%。这些方面提高了苏-33KUB的低速操控性,这对舰载机着舰是非常必要的.苏-33KUB机翼外侧可向上折叠,不过不能像苏-33一样尾翼折叠。动力采用的是AL-31K发动机,是根据海上腐蚀环境在AL-31F的基础上研制的,后来计划安装AL-31FP推力矢量发动机,这样苏-33UBK的机动性与起降性能将大幅增强,不过苏-33KUB没有量产,这个计划也就胎死腹中。

该机当时装备的是与苏-30MK一样的N011M相控阵雷达,该雷达和在X和L波段工作,对现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达150千米,对大型空中目标可达400千米,对海面目标搜索距离为200千米。可同时跟踪15个目标并同时攻击6个目标,光学瞄准系统可探测到50千米内的目标。武器系统为1门GSH-301机炮,机翼与机腹下有10个外挂点,空战可携带R-27中距空对空导弹和R73红外格斗导弹,对海对面打击可挂载KH-29空地导弹,“白蛉”反舰导弹和各种制导非制导炸弹等,在机腹可加装空中加油吊舱给其他战机加油。

苏-33KUB外形和苏34几乎无法分辨

苏-33KUB侧面

苏-33KUB在地面滑越台上起飞

在1999年,苏-33KUB无疑是一款十分强大的多用途舰载机。与它的前辈苏-33相比在机动性,自动化,维护性,多用途性上有了质的提升。当时,俄罗斯海军也希望它能尽快加入海军服役,并且替换所有苏-33,可是后来由于俄罗斯经济上的原因并且出现了成本更低的米格29K与米格29KUB,更大成本更高的苏-33KUB无疑变得鸡肋,作为舰载机更是因为庞大的体积,基本没有外销的可能,所以该机型就被湮没在众多“侧卫”后辈当中,慢慢的失去了光环。

创作内容不易,如果您喜欢此文,请关注点赞收藏加评论,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对本人最大的鼓励与赞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5f359680f9434ae97506c92ceb73c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