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最失败的水面舰艇-勉强服役几年便退役

2023-11-14     武器装备风云

原标题:美国海军最失败的水面舰艇-勉强服役几年便退役

LCS中的独立级独立号,外形相当科幻

濒海战斗舰(LCS)曾被称为全新一代美国战舰,海军转型的基石,现在却被称为错误的时间错误的舰艇。短短22年,它已成为巨大的沉没成本。美国海军已退役5艘LCS,未来几年内还将退役现有35艘中的9艘,最近退役的“苏城”号服役时间竞不满5年。

科幻的新锐设计

濒海战斗舰(英语:Littoral Combat Ship,缩写:LCS)是美国海军为取代佩里级护卫舰在90年代初期进行的SC-21水面战斗舰艇计划一部分,濒海战斗舰基于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可能面对的战术情境,主要对手的正规海空军力都不强,难以在海上直接威胁美国作战舰队;主要的任务是由海向陆地投送武器与兵力,因此濒海战斗舰主要着眼于在敌国沿岸水域的各种低强度作战需求,包括对付敌方沿岸比较可能出现的威胁(例如在近距离与敌方水面船艇交战、浅水海域反潜作战、清除敌国在沿海布设的水雷等。从2001项目启动以来,美国海军近海战斗舰(LCS)将被视为替代护卫舰、扫雷舰和巡逻舰的下一代舰艇。

该级舰采用了海军舰艇极其少见的两型设计方案同时设计建造。其中一型是洛马公司提交了改进型半滑行单体船的设计方案,建造成本较低,技术风险小,拥有高航速、高机动性等优点,深V型设计还提高了不良海况下高速航行的稳定性。另一型是通用公司的穿浪三体船型。拥有优秀的稳定性和更大面积的甲板,航行阻力远小于半滑行单体船。雷声公司表面效应船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有效载荷大、续航力长。按计划,这两家公司将在2005年~2009年期间,各生产2艘LCS原型舰,总价值约9.5亿美元。

LCS最重要的架构是“任务模块”。它是LCS用以执行任务的装备,是即插即用的装备模块,根据不同的用途而规划出几种不同的任务模块。

为了达到“即插即用”,LCS的战斗系统使用开放式架构,具备任务模块计算环境以及任务模块应用软件来与各种不同任务模块连接。为了便于快速换装,LCS的任务模块次系统都安装在符合标准货柜尺寸的容器内,安装固定后只需联上电源以及与舰上作战系统的数据扁平电缆,就能运作。一个基本的“海上骨架”结合特定任务所需的任务模块后,便形成一个完整的LCS单元;若要更换任务,LCS只需换装对应的任务模块,而“即插即用”的特性使LCS能直接在第一线军港基地里迅速换装任务模块(不需回到场站设施进行)。

舰艇参数、武备、电子设备

自由号

自由级前甲板一览

2005年5月,由洛马公司设计的第一艘濒海战斗舰被命名为“自由”号,该级舰也称为“自由”级。同年6月2日,“自由”号铺设龙骨,2006年9月23日下水,2008年11月8日服役。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长115.3米(后续舰增加到127.4米),宽13.16米,吃水3.9米,满载排水量3089吨(后续舰增加到3450吨)。它的最高航速为45节,续航力为3500海里/18节、1150海里/45节,艇员编制50~75人,自持力21天。“自由”级濒海战斗舰采用柴燃联合动力,搭载2台罗尔斯·罗伊斯研制的MT30燃气轮机,总功率72兆瓦。还搭载2台16PA6B STC柴油发动机,单台功率6.4兆瓦。濒海战斗舰的电力来源是4台V1708柴油发电机组,单台功率750千瓦。

从航行尾迹看,三体船拥有的强大机动性在独立级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由通用动力公司负责建造,第一艘“独立”号于2006年1月开工,2008年4月下水,2010年1月服役。独立级濒海战斗舰长127米,宽31.6米,满载排水量2784吨,航速最高可达50节,续航力4300海里/20节,4500海里/16节,人员编制40人(军官11名),加上任务小组和空军人员,总数不超过78人,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动力系统为2台罗尔斯·罗伊斯生产的MT30型单机功率36兆瓦的燃气轮机。

武器系统独立级与自由级因为使用相同的任务模块,两者几乎完全通用。为1门MK110型57毫米隐形舰炮,2门30毫米舰炮和一套RIM-116拉姆反舰导弹防御系统,可以搭载2架MH-60R/S海鹰直升机或者1架海鹰直升机、3架MQ-8B“火力侦察兵”无人机,或者单独搭载1架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或者2架黑鹰直升机,“翠鸟Ⅱ”武装无人机,无人水面/水下航行器。

航电系统方面搭载了和自由级同款TRS-3D型C波段对空/平面搜索雷达,以实施空中与水面目标的定位、监测、跟踪和火力分配,该雷达还采用了最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尤其适合在极端条件下对低空飞行或慢速移动目标进行探测,此外还装备了“多娜”舰炮火控系统达,WLD-1遥控猎雷系统和回声测距系统。

独立级拥有超过1000平米的巨大飞行甲板,执行任务的灵活性非常强大

尴尬的境地

而作为美国海军新锐的濒海战斗舰何来如此尴尬的境地呢?目前美国海军不得不在试图扩大舰队规模的同时退役年轻舰艇。据估算,提前退役这些舰艇相当于损失近70亿美元。但专家表示,随着美国准备与强敌的潜在战争,机会成本更为重要,因为对手过去20年建立了广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能使LCS这样的舰艇远离其海岸。LCS的问题是在漫长的实现过程中,太多、太快、成本太低的目标变得不现实。

因为冷战结束,美国海军大规模退役舰艇,开发中的大型新舰太贵,海军规模急需足够便宜和灵活、可执行低端任务的的大量小型舰艇填补。它的成本应是伯克级的1/3(约4亿美元)。而且要用同一舰体身兼反潜、水面战和扫雷三任,舰员要从护卫舰的200人精简到90人,都是相当激进的目标。为加快进度,LCS避开了通常的新船审查程序,要求比通常的采购速度提前三、四年服役,造价也完全不可控。果然,反潜战和反水雷任务包都遇到工程障碍。更复杂的缺陷是船体,传动系统问题严重。最终成本严重超支。本为降低成本的竞争,在面临两家都声称成本够低时竟变成两家同时中标。从2010年开始的22艘批量采购经过2016年的重新审查仍未改观,到2022年退役首批舰时,单舰成本已增至5~6亿美元,而且放弃了反潜战任务包。而反水雷任务包2023年3月才终于初步形成战斗力。当然,这个任务包较为先进。

LCS计划保持了两家船厂的工业能力和人力队伍,也算收获,其中一家已转产星座级多任务护卫舰。对美国海军,壮士断腕也有助于避免更多的浪费,因为每艘LCS的运行成本每年还需7000万美元,它占船舶全寿命成本的70%。尽管如此,LCS计划最重要的浪费是机会,花费的时间和资源本可建造更适合应对当今威胁的舰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9d4bc7924b6037fd7d1d51c0631df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