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色字体
来到 #华大温暖小屋#
‘ 好聚好散,才是成年人最体面的告别。’
精选
作者:凯特
团长说心理(ID:nlpteam)
01
月薪3000,但每月打赏网红2000
他们为何揭不开锅也要给主播送礼物?
最近,某直播平台上的一个网红主播突然火了。
这位"乔碧萝殿下",是个有着萝莉音、但不露脸的主播,拥有好几万粉丝。
光靠粉丝给她刷的礼物和打赏,她的月收入就已经达到了十几万。
只是,她价值"十万元"的面容,在一次直播时因为系统出现了Bug,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什么???!!!
所谓的美少女,居然是个大妈?
无数直男粉丝为此哀嚎不已,打赏榜第一的那位兄弟,更是崩溃到直接销号。
从她的微博留言看出,给她打钱的客户不止1个,大家直呼被骗。
我一惊,这是什么"高精尖"的职业?收入竟然能那么多。一查,数据更吓人。
据《直播行业数据分析》,超过39%的直播用户,都曾给主播打过赏——而中国直播用户达4.5亿,光是斗鱼直播的总收入就有40个亿。
平摊一下,每个国人都至少贡献了3个礼物。
是因为我们变得有钱了?
不,研究显示,这些打赏的用户,大多不是土豪,有的甚至一穷二白,债台高筑。
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人,可能做着苦力活,在工地搬着砖,每天中午只能吃最便宜的盒饭,买一罐三块五的汽水都要纠结半天。
可是,打赏起网红来,可是眼都不眨,一晚上就恨不得把半个月的生活费都交代出去。
江苏一个会计,月薪只有3000元,每天都会给喜欢的主播打赏,最高的时候一次打赏了50万。
他的钱,是挪用公款来的,累计930万。
最终,他被判刑七年。
哈尔滨一个大学生,迷上了一名女主播。
每天都观看她的直播,给她打赏,还送她燕窝和各种昂贵的礼物。他的钱哪来的呢?
借校园贷,借了十几万,窟窿越来越大。
而他的父母都是贫困户,母亲存了几十年的积蓄,只有1万元。
为什么明明实力有限?还能够把钱大把大把地砸向屏幕那头的主播——因为千金难买爷高兴啊!
一个职员说:"白天上班要死要活,战战兢兢还要被客户爸爸投诉,现在只要花10块小钱,随便买朵小花,打赏给女主播。
然后,漂亮女主播就能当着几万人的面,大喊一句:"谢谢XXX,人家爱死你了,么么哒!"
那感觉,是不是就像小朋友考了100分,去上台领奖一样兴奋?
这种称王封神的感觉,现实生活里是很难得到的,于他们而言,现实世界想有尊严有地位有价值感太难,只有虚幻的网络世界,能提供最低的门槛。
他还说,他知道自己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屌丝,一个是土豪,但没办法,被网红跪舔的感觉太好了,很有成就感。"
被网红跪舔的感觉很有成就感——没错,成就感,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个虚拟世界的原因。
02
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我们付出了什么?
人们之所以需要用钱来购买自己心里的"成就感",是因为内心认同了"被人关注时我才有价值"
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乞求。而这种"乞讨式"的寻求自我价值的方法,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我一女友,人生得眉清目秀,高学历外企工作,但就是感情上搞不明白。一直出钱"资助"着男友,对方动辄对她冷暴力,还经常在外"拈三惹四"的,她妈妈直接命令她分手,说这男的是个"烂仔",最令人无奈的是,她竟然准备为烂仔生孩子,她说"只要能留住人,我可以生2个、3个孩子……
在关系里卑躬屈膝,只因为这个男人说"爱她"。
这让我想到张柏芝,前断时间她在某综艺节目上的表现被频频指责是"撒谎精":
微博很多博主把她以前说的谎扒得干干净净,把她描述成一个"想出名想到发疯的过气明星"。
但看完她这些略显稚嫩的谎言之后,我竟读出了一丝悲凉——一个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如此渴望关注呢?
在她还小的时候,妈妈已经离了3次婚,甚至还想过把她送给外国人。她在采访中说,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就经常吵架。这样的家庭,给不了她稳定的爱。
而她又必须在家庭里承担给予的角色,她赚很多很多钱,买车买房养活一大家子人。但这些付出,竟没能换来父母的一丝丝爱和夸奖。
在渴望父母夸奖和认可的背后,是一个自我价值极低的张柏芝。
生活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孩子,总是和父母对着干:你让我干的事我就是不好好干,你不让我干的事我偏要干。
比如,家长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一定不会好好学习;家长不让孩子上网,孩子偏要去网吧;家长不让孩子谈恋爱,孩子偏要早恋。孩子们通过这些叛逆的行为来展示他们的存在感,因为想要获得父母的肯定太难,那我就剑走偏锋,让你不得不注意到我。
几年前轰动世界的美国校园枪手案件,杀人犯说,自己实施犯罪是为了向母亲证明自己。
这种"证明"像极了一种"乞讨",用这种方式来让自己感到有价值,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感,也是一种对自我的不尊重和不接纳。
就好像你一直苦苦的跪着寻求的东西,别人可给可不给,完全依赖对方的心情状态,那么在这样的关系里,你扮演的角色就失去了意义,而你的自我价值,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空间。
自我价值太低,人生会有诸多无奈:
明明那么缺爱,但就是得不到爱;
明明手上有一副好牌,却总盯着自己的烂牌;
明明已经很优秀,却感觉"我不好""我有问题""我不如别人"…
03
如何提升自我价值?
所谓"自我价值",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价值的主观评价。
当人的自我价值感很强的时候,人会表现出自我完善的欲望,向上且想善。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极低时,他的心仿佛是玻璃做的,一碰就碎,十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很难与性格不同的人相处,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破坏婚姻、阻碍商业合作,因此无形中错过了财富、影响了关系、误导了孩子、断送了美好的人生。
这种对自己的主观评价,通常是从成长早期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重逐渐建立起来的。
如果父母给的肯定较多,孩子的自我价值就高,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在一个处处都是"差评"的家庭长大,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鼓励、肯定,心理营养不足,那他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对自己极低的评价。
长大后,他人的一点"风吹草动"在他心里都能引来狂风暴雨。因为他不相信自己,他自己的价值就需要依赖别人的评价,所以对他人的评价会无比在意。更别说为此一掷千金,饮鸩止渴了。
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是很难感受到幸福的。
以职场为例,职场上我们往往会接触到两种人:
一种人实事求是,他们会客观地看待和表达自己的成绩和错失,坦然接受它们带来的奖励和惩罚;
而另一种,则特别喜欢夸大自己的功绩、刻意隐瞒过错,你一旦指责ta,ta第一反应是否认和反驳你;
你会发现,第一类人是自我价值高的人,他们可以把具体事情和自我认同分开,无论事情是否做成,"我都很棒了"。
而后者,通常就是自我价值低的人,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而别人的认可,需要自己永远展示最好的一面。
这就需要他非常努力,非常拼命,才能够时刻维持自己最好的一面,即使他未来真的能有所成就,也无法从内心深处感到到幸福。
如果你感觉自己自我价值不足,这也并不是你的错,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的自我价值都不是在原生家庭的认可中获得,而是通过后天自己的学习与觉察,逐步成长才能拥有。
既然一个人的自我评价源自于早期成长的经历,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回到过去去解决。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可以改变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看法,看法改变了,体验就改变了,自我价值也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改变。
所有改变自我价值的人,都在向内看。内在没有改变,关系不会变,贵人不会来,钱不会多,生活也不会好转。
- 作者简介-
凯特/ 团长说心理主创团作者
重度心理学爱好者,文字搬砖工。
主张“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
亦不要忘了努力化眼泪为知识。
- 来源-
团长说心理(ID:nlp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