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招华一年制毒31吨获利数亿,1999年落网死前辩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2023-03-05     资深人士说文史

原标题:刘招华一年制毒31吨获利数亿,1999年落网死前辩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刘招华辞掉公职改做毒枭,1999年落网,死前辩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突如其来的鸦片战争,击碎了大清王朝的天朝上国之梦。骄傲自大的晚清统治者,不肯对外交流,以至于颜面尽失。

提起那段历史,国人的心中难免作痛。纵然到了二十一世纪,仍然有人图谋“报仇”。刘招华是一个轰动一时的罪犯,他把自己的犯罪行为归咎于西方人的野蛮。

“我做的一切都是报仇!”即便到了人生最后时刻,他仍念念不忘最初的信念。只可惜无论他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也难逃以身伏法的下场。他就是辞掉公职改做毒枭的刘招华。

1965年,刘招华出生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镇。福建省福安市虽地处沿海,但当时的经济环境并不算好。贫穷和饥饿,是刘招华挥之不去的梦魇。刘家兄弟姐妹众多,他是最小的一个。刘招华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过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为了家庭有出路,他把小儿子刘招华送进了学校。好在刘招华勤奋刻苦,成绩非常优异。年少的刘招华,是全家人的希望。

父母和兄弟姐妹们,都希望他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他十二岁时,家中发生了重大变故。

素来疼爱他的爸爸,不幸离开人世。本就贫困的刘家,生活越发清苦。

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刘招华觉得,上学的开销太过巨大,便想辍学务工。在母亲的强烈反对下,他的计划只能作罢。经过这件事后,他学习更加努力了。

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努力学习改善经济,是他内心的执念。五年后的某天,刘招华的母亲突发重疾。虽然很是不舍,但他最终还是离开了学校。

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只好外出务工。幸运的是,他被军队选中,成了一名军人。刘招华能力出众,领导格外看重他的才能。但刘招华只是把入伍当作一个过渡,并不想一直留在部队。为了退伍转业,刘招华竟然自污!

他故意贪污,并留下了犯罪证据。手脚不干净的人,自然会被部队清退。由于涉案金额较小,再加上他平时表现尚可,领导并未深究。

出于人性化考虑,领导给他准备了一个体面的工作。将刘招华退回原籍后,领导为他安排了一个法警的岗位,这可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工作。但刘招华心神不定,并不喜欢稳定的工作。

为了一夜暴富,他不放弃任何机会。一次执行任务时,他结识一个叫做陈道中的商人。陈道中来自台湾,出手非常阔绰。

陈道中明面上是遵纪守法的商人,背地里却是令人不齿的毒枭。在陈道中的影响下,有着大好前途的刘招华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为了专心做贩毒生意,他辞去了工作。随后,他就依靠着学来的“手艺”,凭着自己聪明的天赋开始“制毒”。刘招华发现,其实制作“冰毒”很简单,只要把握好“原料关”就行了,销售就交给其他人来做。为了制出过硬的产品,他还专门去大学学习,向化学教授讨教。

终于在1996年,他制造出高纯度的“毒品”,很快,这些产品被销售一空。他心思缜密,经常转移制毒窝点,又找来合作者陈炳锡疯狂制毒,一年制毒31吨,获利数亿元。

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1999年,刘招华引起了警方的关注。为了抓捕刘招华,警方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整整历时九年,刘招华才被缉拿归案。

面对警方的拷问,他竟还恬不知耻地为自己辩解。“我的毒品只给国外消费,不给国内人消费……我把毒品都卖到了国外,报了鸦片战争之仇!”不管他如何狡辩,终究难逃一死。

2009年,刘招华因制毒贩毒被处以极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2b78a0d9f9869e3d447bad70af7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