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现失传两千年的古书,是什么文字?让专家一个字都看不懂

2022-03-29   适应生活

原标题:贵州发现失传两千年的古书,是什么文字?让专家一个字都看不懂

前言

易经独不遭秦火,字字皆如见圣人。

在我国的古代,有一本奇书叫做《易经》,这本书在现在很多人看来其实就是迷信,但其实如果仔细研究这本书,就能发现这本书其实蕴含了非常多的道理。不管是我们这边的学者,还是西方的一些学者,只要对《易经》研究过,都会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贵州曾经发现过一本失传两千年的古书,上面写的文字就连专家也看不懂,那么这本古书究竟是什么呢?

分为三本书的《易经》

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多潜心学习《易经》的学者,只不过由于《易经》实在是太过于复杂,即便我们对它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很难弄明白上面写的是啥?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还要从《易经》这本书的来历开始说起。我们常规意义上的《易经》,其实就指的是《周易》,但实际上这两本书有很大的差别,《周易》这本书不能等同于《易经》,它只是这本书的组成部分之一。

现在学术界公认《易经》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周易》、《连山》、《归藏》,我们以往将周易看成是《易经》,其实这是因为它的后两卷书并没有被发现,所以出于先入为主的原因,就朴素的认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以前的学术界其实一直知道有《连山》和《归藏》这两本书,但从来没发现过,所以就产生了这样的两种观点,一个观点认为历史上其实压根就没有这两本书,另一个观点认为我们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

在贵州发现了第二本书

所以说即便是专家,他们别说读懂《易经》了,就连《易经》上写的是什么字都不知道。这这里面说的《易经》其实不是《周易》,而是它的另两本书。由于这两本书存在的时代实在是过于遥远,别说是专家,就连专门保管它们的人,都无法读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必须要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一步一步地考证,才能推断出上面写的是什么。曾经在贵州发现了一本失传了几千年的古书,这本书上的文字就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2004年,在贵州发现了一本名叫“连木桑”的手抄本,当时这件事影响很大,毕竟是发现了几千年前的古书,各级专家对此高度重视。要求首先要将这本书保存好,其次要读懂这本书上写的是什么。保护这本书很简单,因为这本书是使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只要把它放在合适的环境下,它就不会出现问题。但要读懂这上面写的是什么,这就难住了很多专家,几千年前的文字体系,和我们现在早已是天差地别,在历史记载中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文字。

后来专家实在是读不懂上面的文字,于是就开始走访民众,看大家有没有谁知道这上面文字的。结果却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原来这本书上面就是传说中的《连山易》。专家对此又惊又喜,惊的是怪不得自己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喜的是如果将这本书上的文字给破译了,那么对我们文化体系的填充具有很大帮助。

三部曲终于全部面世

其实这本书是用一种名叫“水语”的文字来书写的,这种文字早已失传,专家想将它读懂的难度很高,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地研究才能读懂。《易经》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归藏易》,它发现的难度还要比这次高得多。当《连山》被发现后,就证明了其实《易经》一直是有三本的。于是专家就开始寻找最后一本可不管专家们怎么寻找,翻遍了各种各样的历史古迹,却一直没有找到最后一本的下落。

但冥冥之中自有气运,在1993年,从一座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朝古墓,人们挖出了一本谁也不认识上面文字的书籍。听到这个消息后,《易经》学者们顿时大喜,连忙赶到了当地,将这本书籍拿过来一看,这本书果然就是最后一本的《归藏易》。这本书的研究难度还要高于另两本,因为专家通过研究发现,这本书是三部曲中出现最早的一本,所记载的文字更加深奥,表达的意思更加晦涩。

结语

有人以前总认为《易经》其实就是封建迷信,但推断出这个结论的人,其实根本就没有看过《易经》,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根本没有完整的看过全套的《易经》,那么得出的任何结果都是虚无缥缈的,都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如果有对《易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询相关的资料,现在专家对这后两本《易经》的研究,已经初有眉目了。

参考资料:《冬夜读书示子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