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 | 导演院线处女作票房刚过万,监制古天乐却说赔钱也得拍

2020-01-04   电影工厂

就在2019年12月24日,刚过去不久的平安夜。


一部名为《爱回家》的电影,悄悄登陆院线。


没流量,零宣发。


演职人员表里最让人瞩目的星光,落在监制身上——


古天乐。



上映当天,全北京只有5-6家影院有排片。


其中一场,算上我也就只有2位观众。


上映首周票房,连1万元也没突破。



在现下讲究回报率的电影市场,尤其是炮火弥漫的“贺岁档”前夕。


为什么要“死磕”出这一部这样公益电影?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敲响了导演沈江平工作室的大门。


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办公桌后面的两架摄影机。


拍摄《复仇者联盟》同款的阿莱Alexa XT plus摄影机


聊过《爱回家》摄影机背后的这些故事,我又发现。


他履历之丰,远远超越了一部公益电影“命题作文”的创作维度。


当过记者,对我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录制采访视频的过程中,替我顾虑“这样问你们回去不好剪”,甚至连标题都帮我起好。


摄影师出身,拍摄过贵族纪录片。



出版的摄影集《巴黎,梦开始,结束》被法国驻华大使当做礼物,送给各省省长。


说到中外电影土壤的不同,也说到过去2019年他的“年度最佳”。


既有关怀留守儿童的热心,又有对未来方向的野心。


看完这期专访,想必你也能感受到他的蓄势待发。



-以下为采访实录-


01.古老板的公益正能量


发声:

目前的票房成绩有达到之前的预期吗?


沈江平:

不是预期...,古天乐先生本来想做的就是公益推广,哪怕没有票房,就算免费也要给大家放,大概就这个意思。因为想普及到每个人的心灵,他不是说为了票房,票房是零都无所谓。这也是我对古天乐先生最敬佩的地方。


现在包括昨天、前天,黄小蕾、姚晨、黄渤、王宝强,包括马元,所有人都转发了。因为公益嘛,大家都还是很给力的,朋友们都很给力。


其实说实话,现在这个商业社会,对吧?肯定都需要有一些爆点啊,或者什么。这个片子本来当时可能要去参展,参加儿童片这个单元。因为它是儿童片类,它是讲儿童跟成人的一个关系,所以可能最好要参加那个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就一直搁置了。


发声:

古老板他对这片子的助力是什么?相当于这个项目,他是一个发起人、召集人的角色?


沈江平:

他人很好,就第一次我们见面在四季饭店。因为他会考虑到说平安导演(沈江平导演笔名),您需要什么帮助?我说您都投了钱,还要帮助我什么?我不知道怎么说,内心特别感激。


获得“世界杰出华人奖”的古校长


其实《爱回家》是一个很温情的故事。当时我们跟古老板我们最早做的,我前面做了1年多的调研。我们跟香港的编剧去山里,我们去采访很多人,我们睡在猪圈上,跟他们留守儿童同吃、同住。下面猪圈,上面跳蚤。然后我们去采访各个年龄段的小孩。


其实我们当时写的第一版是很惨烈的,艾滋病村,然后是孩子要接电话,需要跑3个小时山路跟妈妈打电话,特别的纪实。当时我们觉得,如果我们拍这么纪实的,可能会有更好的得奖几率。但是古老板看到了以后就觉得说,我们要传递的是正能量的,阳光的。


后来这样做完了以后,我们觉得这样其实挺好的,虽然不代表我们的(价值观和表达),我们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那种选材(得奖),但做一个公益的东西还是要传播得广。


发声:

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沈江平:

第一次见面,古老板就帮我提出了问题。拍摄地在贵州山区,逢冬天它是基本上(一周)三四天在下雨,一定是会下雨。所以他就说这是个大困难。

然后我说那…就听天由命吧。但我们每天还是准备AB方案,下雨拍内景,不下雨就拍外景两种方案来相互调整,交替拍摄。


02.大小演员拼全力,真实故事作打底


发声:

很多人说电影里面3个最难把握的东西,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水,还有一个就是孩子。这部戏里的小演员其实是有经验在身,这一点在您调教他们表演的时候,会有帮助吗?


沈江平:

肯定有,像刘若谷是很好的状态,他是很认真,而且他会说“这遍导演我可能不太满意,我再来一遍”,特别有明星的范儿。他喜欢去尝试,但毕竟是小孩嘛。他呢,我跟他说你只要理解字面意思,不一定需要每个词都准确,但他很聪明。你看他学习,他在学校读书,一年他可能上2到3个月的课,都在拍戏。但是他永远考前三名,特别聪明,他能把一页纸就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但是有时他在记这个词的时候,它可能节奏就不对了,所以我们就会有调整。那我就说你不要按照全部的词,你稍微有一点变化,没关系的。你只要意思对就行了,这个节奏情感到位就行。他还是那种一字不落的那种。


“小戏骨”刘若谷


然后菜花呢,稍微弱一点。但是他父亲是一个北影厂的老职工,人特别好。他很多时候会辅导并帮助菜花来进入情境。因为菜花有时候会胆怯,有时候有一些戏她可能就到不了位,所以她会努力在往她那个角色上靠。


“菜花”扮演者范安宜


发声:

包括黄小蕾的角色,跟她以前的辣妈的荧幕形象也有挺大转折。


“母亲”黄小蕾的落泪时刻


沈江平:

对呀,因为所有老百姓都觉得她是个喜剧咖,她从来就没有说去拍摄农村(题材)那种形象,以前《天下第二》什么的,全是这种喜剧咖。


发声:

当时是怎样的考量?


沈江平:

也是朋友推荐。我们第一次见面,小蕾说能演。她当时做综艺节目,特别搞笑,她把头(剃短)…寸头!我当时都吓坏了…那寸头怎么演?就做假头套各种的。


当时聊天,她说平安导演您放心,我给你稍微反差表现一下。结果就是特别到位,她的那种临时的爆发力张力都很好。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有灵性的人,而且她会去跟小孩沟通。包括有一场戏她为了孩子喝水,然后正常来说我们处理就叠画就完了嘛。但她问我:“导演你能不能给我完整的一条长镜头。如果你给我长镜头,我就把它一口气喝了。”所以这些人物的设定和表现就很好,很完整了。


发声:

电影中的故事是有真实的事件做背书吗?


沈江平:

当然都有。其实我们无论采访100个小孩,200个小孩,所有的故事都大同小异。只不过惨烈程度不一样。我就说一个事,就是我们去一个特别穷的地方,走很多山路。小孩说10分钟,永远说10分钟就到,你发现10分钟太久了...我们背的所有的东西,还给他家买了西瓜,买了菜、买了鸡什么的,想去给他家慰问一下。(走着走着)大家都疯了,大夏天,然后一直在走那种特别窄的路。第二天才知道,下面就是万丈悬崖。我还滑倒了,因为我背了好多东西(拍摄设备),想拍一点纪实的东西,到他家什么都没有,睡地上,然后他给我们炒菜,都半夜了。后来我送他一个表,就让他知道时间。


男孩和本片编剧


我们给了他留下几百块钱。大概是一年以后,那个孩子的爸爸从监狱里放出来,还特意打电话感谢我。我说你还需要什么帮助,他说不需要,我就跟你道个谢。其实这种事例,我们大家都觉得很温暖。


03.过去的10年代:我在进步,国产电影也是


发声:

当时在法国摄影圈已经创出一番名堂了,怎么下定决心完成这个转型的?



沈江平摄影作品


沈江平:

不是不是,我20多岁在法国学电影了,学的就是导演。毕业的时候回国,没有现在这个环境拍摄,然后在法国驻华使馆新闻处当特约摄影师。07、08年回来没有机会,那时候电影市场一点都不好。到2011年、12年,电影市场才有贺岁片。当时过个亿已经了不得了,一年到头,92%左右都是赔钱的电影。一直要等到它(整个电影市场)行情好了,我才有这个机会去拍摄。


我会觉得我浪费了很长时间,因为我在法国算是最好的学校(之一)学习电影,我认为我学到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我没有机会施展。好像你去少林寺学功夫,一下山,但发现没有什么战场,也没有什么打斗。你只能是做书生一样,那你就会觉得很无聊,你会觉得很没有用,英雄没有用武之地,你知道吗?


在法国学习,导师是《天使爱美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


发声:

再回头看5年前的那部处女作,有没有幼稚或者不完整的地方?


沈江平:

其实会有。就像宁浩看自己以前的东西,他也会觉得可能做得不太好。你对自己以前有一个判断,如果你觉得以前好,说明你价值观没有发生变化;你如果觉得以前有问题,或者哪些问题,说明你进步了,对吧?你的价值观发生变化,但是我呢...其实我在拍戏的时候我都会写很多东西,写当时的状态,当时的缺失和得到,得到了某个心理的触动,但是我可能失去了什么东西,我可能哪些没做好,我会写自己的心得。


2014年沈江平导演电影《菲常事由》


这种其实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一些传承。法国的一些导演,他们会去听剧组人员的意见,然后去总结。在国外哪怕是导演,大家都很客气。没有说你是导演,你就很牛X。我哪怕是一个助理,哪怕我是一个副导,大家都很平易近人,没有说使唤你。但是在中国,你必须有导演的威望,有这种威信,否则人家会觉得你这导演很好欺负,可能就不服从命令,就觉得你可能特别好打交道,去占有你的资源。


那次拍摄我发现国内好多剧组有时候赶戏,一天14个小时、20个小时,甚至不睡觉在拍,其实是不好的。你第二天没有状态,所有人都迷迷糊糊的,你怎么能拍出好东西,可能就是敷衍了事了。你还不如把时间分割开来做这个事,那你其实每一次状态会非常好。你看国外剧组,吃、喝、咖啡什么的都准备好,你会很舒服,你是在创作,而不是在完成工作。在中国的剧组,你看哪有给你放一个台子吃东西什么的,干活都来不及。


发声:

国内外的创作氛围有什么区别?


沈江平:

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永远是,今天(见面说)“你的项目赚多少钱?最近在忙啥呢?什么片子?”,欧洲也讲钱,但是他更多谈的是艺术。我们所有人聚在一起,永远是说“今天拍了什么好照片?看了什么展览?最近的一个电影有什么感受?”。比如你最近看了什么电影,我们就会谈这些东西,而很少有人去谈做这个项目多少钱,真没有,全是谈艺术的。

所以这就是大的差别,我觉得慢慢地就会明白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特别开心。因为中国在发展,我也伴随着发展,我能看到世界不同。


我们以前经常在讨论这个事。20年前,如果我拿这个学费去买房子的话,我现在可能有6-7千万。但是我觉得我很值得,我花了学费,得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我的人生的质感是不同的,可能不一定有几千万,但是我也很开心。


04.《少年的你》是2019年度最佳


发声:

在现实题材电影创作这条路上,会对自己的成就有期待吗?比如做出像《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电影?


沈江平:

文牧野那个片子它是有批判主义精神的,但我第一次写影评是《少年的你》。我从来都是朋友给他们转发,也是写好一点,但是可能为了朋友,帮忙支持嘛。但是《少年的你》是我认为今年(录制时为2019)年度电影,后来还真的是。因为它能让我感受到我们欧洲电影的细腻,脚上踩过的水溅起来,被乌云笼罩的天空等等(这种处理方式)。我觉得和欧洲电影是有共同的温度的。就是你的镜头是有温度的,是有感悟的,不是说简单地记录。


《少年的你》好在最后那一刻,你看它说第一个理想,我们以为她(指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在大学教书,后来警察把她诓出来了,说其实她...


这个时间特别紧张,她会发生什么?再一黑场起来,4年后两人都释放了,他俩在走路,最后(我们发现)她是在职业培训中心教书。所以非常好,这是我们觉得很好的处理方式,因为它回避了审查政策,又能圆这个故事,我觉得很棒。



我认为影片能极致地将易烊千玺内心表达最大程度地逼出来了,就这事我觉得很牛X的。因为曾国祥他以前是学文学嘛,他也不是学导演的,但他会逼出你的内心潜力。我看了好多拍摄片场的花絮,他可能对易烊千玺关照得很好。易烊千玺,他可能第一次“触电”,他也会很认真去把角色内心表达出来。



这个戏是我认为和欧洲电影一样的风格,这是我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可能会比他安排得更多一些细节。这是我们能做的。我认为我在国外学习的是能做到的,而且可能会有更多的手法。所以我希望能做这样的片子,而不是说因为它票房,我只说有口碑,起码行业认可,认可这样一个电影导演。


发声:

具体是什么手法,能详细说说吗?


沈江平:

《少年的你》给我做一个范例,我怎么来回避它(审查政策),所谓“绕过去”。而且又体现了警察的那种智慧,觉得挺厉害的。三方都好,就不是简单地回避了政策,而是你看,警察照样是履行他的职责,而且很棒,每个角色都没有缺失。没有因为这样的处理方式损害了警察的形象,也没有损害电影结构,也没有损害角色和任何人。



05.挑战电影类型的可能性


发声:

未来在电影类型的创作会有什么新的尝试吗?有没有挑战偶像希区柯克的那一类悬疑电影的想法?


沈江平:

我们去法国学校的时候,第一堂课就问你,(选择)你喜欢的7个导演,然后给你1000万欧元,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影片(来拍)?就分几个类型,希区柯克、保罗·范霍文、马丁·斯科塞斯、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库布里克等7个导演。我记得特别清楚,然后就问你选择哪个?它代表每个流派嘛,它有7个这样的类型。然后你会选。


我当时选择是希区柯克,然后几年后毕业,学校还要问你这个问题,看你的轨迹有没有变化,就看你到底通过两三年的学习,有没有去重新选择和定位。所有的欧洲导演都认为希区柯克是最牛X的,最有驾驭能力的,最有对整体的把控...剧情的把控,对人员的把控是最强的。然后我还是选希区柯克,因为我从内心来说,我们都希望是高智慧的,就在欧洲我学到最多就是审美,高审美和高智慧的东西,艺术性很强的东西。



一般我觉得职业导演的话,是任何类型都可以做(导演的),只是更偏于什么。好莱坞经常有归类,就是比方说诺兰,像《星际穿越》,像什么高智商的类型,非常棒的那种。只是好莱坞它会认定,因为也没有几个导演有剪辑权,好像只有5个导演有剪辑权,其他都是后期由制片人来剪辑。但是在中国就是手工作坊,导演就是从前面(拍摄)到后面(后期)完成。相对来说我觉得我们现在属于发展中,就像经济也是一样,等到什么时候真的规范了,也是以制片人为中心去做。


《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发声: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落差感吗?


沈江平:

你平时的积累,一定是好的画面。你把脑海中最好的记忆(画面)放在里头,(但)你最后能实现它可能只有60分、50分,这已经很好,甚至只有10%。


就像《爱回家》,我们认为要拍一个可以得奖的那种片子。但最后因为古老板说要雅俗共赏,不能是只有一类人看,我们就肯定要听监制的意见。而且它真的是为公益而做,如果我们去为了得奖,那就是私心了,其实不好。


发声:

那你的私心呢,后面会有“私心”吗?


沈江平:

那我就自己投钱,我就可以“私心”了,我就做我要做的东西。但是当你被这些条条框框束缚惯了以后,你其实很难释放出你自己...


发声:

就变得温吞了,被“驯化”了?


沈江平:

对。我不是说了,那时候刚回来的时候锋芒毕露,觉得自己一腔本事,想施展拳脚?没戏。你现在已经被妥协了,就像一个三寸金莲似的,你已经被这么裹着了。你的想法就这么变小,你再想放大就放不大了。所以这是很可悲的。